我发现,大部分人在做事情的时候,都爱谈条件,比如说我。
谈条件不是和别人谈,而是和自己谈。
有一段时间,体重超标了,又懒得活动,经常会觉得精神不好,容易疲劳,恰好又赶上每年一次的体检,一堆指标超标,就想着去锻炼一下身体,恢复一下身体机能。
想着去锻炼,就开始做计划,计划着先跑几天步,活动活动筋骨,然后再做做俯卧撑,仰卧起坐,让肌肉适应适应,然后再举举哑铃,练练单双杠,加大一下训练强度,然后……。
做计划容易,坚持下去很难,这个道理,每个人都懂,我也懂。
所以,为了能够把我的运动计划坚持下去,我就开始考虑,怎么才能让自己长期坚持下去,不会半途而废,不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不会象刘备一样,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天气因素。
因为附近没有健身房,家里也没有跑步机,要想跑步,就得去室外,去室外跑步,最容易因为天气因素而中断。
刮风了,下雨了,打雷要收衣服了,都没法出去跑。
所以,我就开始和自己谈条件。
综合各方面因素,谈判的最后结果是,买一台动感单车,在家里锻炼。
这样一来,我的锻炼计划既避免了受天气变化的影响而中断,又能获得比单纯的跑步更好的效果。
对吧?
对是对的,可是要买动感单车,就要先选单车,再下订单,然后等物流送货上了门。
这样前前后后就等了将近一个星期的时间。
单车没来之前,我的锻炼计划就一直没有开始。
那么,单车来了之后呢?
单车来了之后,我按捺住心中的兴奋,花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组装了起来,然后沐浴净身,上去蹬了二十分钟。
久没锻炼了,能坚持二十分钟已经很不错了。
心里想着,今天先适应适应,等明天再慢慢加大训练量。
然而,一觉醒来,只觉得浑身酸疼,别说锻炼了,就是走路,也是步履蹒跚。
“练急了,练大了,休息一段时间再循序渐进地开始锻炼吧。”心中自己这样告诉自己。
然后,过了将近一个星期,就没有然后了。
现在,动感单车还在角落里放着,一年也难得我宠幸两次。
就这样,做好了计划,谈好了条件,等到条件满足了,却没有实现自己的计划。
另外一件事情。
有段时间,我看书看得痴迷,脑子里想法比较多,就动了写点东西的念头。
自从动了这个念头,我就开始和自己谈条件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写东西,就先给自己买一个好一点的机械键盘吧。
好的键盘,不仅手感比较好,打字速度比较快,而且手指的劳损也比较少,适合长期使用。
对吧?
对是对的,可是从选键盘到下单,再到等物流送货上门,转眼又是一个星期过去了。
樱桃青轴键盘送上门,我着实兴奋了一阵,噼里啪啦打了一阵,手感舒适、声音清脆、打字速度……绝对杠杠的。
可是,面对这键盘和电脑屏幕,脑子里却是一片混沌,到底该从哪里下手,到底该写点什么呢?
坐在那一动不动地想了一会,开始有点犯困.
犯困了就要睡觉,睡醒了琢磨一下,觉得写作是需要灵感的,还是等到灵感来了再写吧,反正键盘已经买到,随时都可以开始写了。
过了一段时间,灵感没怎么来过,我却发现,机械键盘用来打游戏,效果也是杠杠的。
这样的例子,不是一两个孤例,在我的生活中,时常会出现,最后的结局,也是大同小异。
我想,不只是我,很多人也是和我一样,有这样的亲身经历吧?或者说,这个世界,只有我一个人是这样的?
有人说,这是懒,有人说,这是拖延,也有人说,这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是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
我以前隐约也是这么觉得。
可是,当我更深刻地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且进行了思考的时候,我发现,并不能仅仅用懒、拖延等词语就能解释这个现象。
做一件事情,有N个可以谈的条件,可以等到N个条件都谈好了,都满足了,再去做事情,但是,其中核心的条件,可能只是那么一条,还被我们忽略掉了。
我们往往舍本逐末,在外围打转,而不去关注事情的本质。
锻炼身体的核心,是锻炼,而不是健身器材,即便健身器材不是那么齐全,不是那么完美,天气三晴五阴也没个定数,只要你抓住了核心,你的身体就能得到持续的锻炼,虽然并不是完美的锻炼。
写作的核心,是内容,是头脑中的思维通过文字变成内容,而不是好的电脑,好的键盘,再加上一个舒适的电脑椅。
我们总是觉得,只有各方面条件都具备了,我们才能身心投入去做一件事情,才能做出一个完美的结果,事实上,只有我们身心投入地去做一件事情,原来不满足的条件,才会慢慢地得到满足,原来并不完美的结果,才会慢慢变得完美。
天下雨了,地面会湿;地面湿了,却不一定天下雨造成的。
我们应该知道,充分条件并不是必要条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我们为了做一件事情而和自己谈的条件,有可能是充分的,却并非必要的。
如果你想跑步,就去跑吧,不要等天亮了再跑,跑下去天自然会亮。
如果你想骑行,找个二八大杠就可以去骑了,有些自行车,等你买得起,你就骑不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