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其地位和影响自不必说。《红楼梦》中塑造了很多形象鲜明、性格各异的女孩子。金陵十二钗正册第一首诗中,提到了两个姑娘: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这就是《红楼梦》里最耀眼,最出彩的两个女孩子——薛宝钗、林黛玉。
有人喜欢黛玉的梨花带雨,有人喜欢宝钗的杨妃丰丽;有人喜欢黛玉的伤感,也有人喜欢宝钗的自信。这是两个相似却又好似完全不像的人,那么你中意哪一位呢?
我们可以从一些故事里来看两个人的区别。
一、海棠诗社
探春偶然兴至,于是遍邀大家组织诗社,这第一场便是咏白海棠。众人皆冥思苦想,独黛玉一人看花逗鸟,或许丫鬟嬉戏,或倚门框发呆,最后提笔而就。林妹妹的才思敏捷让人不得不服。然而两个人虽说都是寄住贾府,一个是寄人篱下,孤苦无依,另一个却还有母兄依靠,因经历的不同思想也不同。从她们的诗作就能看出来:
咏白海棠
蘅芜君(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全诗含蓄,浑厚,一种浓浓的稳重之感呼之欲出。是宝钗平日里周全待人,稳重成熟的风格。】
咏白海棠
潇湘妃子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这首诗很是玲珑别致,有凌波仙子出尘之感,亦包含了花易落红颜易老的伤感之情。十分符合黛玉冰清玉洁暗伤身世的性格和想法。其中颔联的绝妙之思不得不叹服。】
二、菊花诗题
比起头一次的海棠诗,我倒觉得第二次的菊花诗更好一些。其中潇湘妃子林黛玉三首首首夺魁,大大的超越了其他人,而宝姐姐林妹妹的诗作对比还是很能清楚的看出二人的性格和思想。
咏菊
潇湘妃子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潇湘妃子倒是难得有如此豪放之语,然字里行间依然透露出一个愁字。】
画菊
蘅芜君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
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
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蘅芜君笔法确实厚重,此诗读来宛如画菊之场景就在眼前】
问菊
潇湘妃子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
【这首诗哪里是问菊,是黛玉借问菊之口诉自己之心,孤标傲世,清高自许,一片丹心有谁知?句句问菊亦是句句问自己,黛玉的伤感和孤独尽道而出】
三、柳絮词
林黛玉重起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柳絮,叹者比作飞雪,骂者说它无根飘零。这样一个意象让大观园里的姑娘们来吟咏,曹公确有深意。我们还是来看宝钗黛玉的词作:
唐多令
潇湘妃子
粉堕百花州,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逑。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柳絮漂泊无依,就像寄人篱下的她,孤苦伤感,对前路的迷茫赫和对身世的伤感化成这样一首词,让读者伤心,见者落泪】
临江仙
蘅芜君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一样的事物,宝钗这首词却是难得的写出了她的野心,即使是轻薄无根之物,也能借风之力,直上青云。这首词可以说是将宝钗的自信、野心、不诉人前的思想头一次具体的展露了出来】
黛玉是感性的,她自伤身世,伤感自怜,渴望温情却又害怕受伤。她的小心翼翼,让人心生怜惜;她的才华,让人见之忘俗。而宝钗是理性的,她知道自己要什么,知道什么对自己是最好的选择,她不会被一时的事物所困住,即便有阻碍,也要借风之力,踏上直上青云之路。二人的才华不相上下,性格却大相径庭。曹公神来之笔,将二人塑造的栩栩如生。那么作为看官的你, 是喜欢宝姐姐多些呢,还是喜欢林妹妹多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