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与激励
【R-成功心理学266】我们已经看到,追求像财富、名声或形象这样的外在目标,不如追求像人际关系和自我决定这样的内在目标,后者更令人满意。为什么呢?根据许多心理学家的说法,这是因为像人际关系和自我决定这样的内在目标,它们符合人的基本需求。需求代表的是我们的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东西。
我们所有人都具有生理和心理的需求。例如,我们不仅需要衣服和住房,也需要有安全感,并得到他人的关爱。我们不仅需要食物以维持身体健康,而且需要自尊以支撑自己的精神。
需求驱动着我们许多的有意识行为。例如,我们致力于创建社交和浪漫关系,因为我们需要得到认可以及相互关爱。我们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因为我们需要体验自尊和成就感。
需求也驱动着我们许多的无意识行为。例如,我们都有这样自然的倾向,即模仿自己周围的人们的行为、姿势和习惯。我们这样做是在无意识地创造一种同理和相互接纳的氛围。
需求和要求
我们怎么才能把需求和要求区别开来呢?需求代表的是我们为了发挥功能必须要具备的东西。而要求则代表我们即使没有它也可以生存和发展。
要求经常以超出生存基本需要的物质利益形式出现。例如,我们都需要健康的食品、舒适的衣着和安全的住所,但我们并不真正需要美味的咖啡、精心设计的品牌或可以停四辆车的车库。诸如此类的要求是很正常的,但它们不大可能提供长久的满足。物质的丰足可以带来乐趣,但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你如果难以决定某样东西是要求还是需求,问问自己:
·我在获得这一点后会感到满意,还是会要求更多的东西?
·我是否期待这将会提高我的自尊?
·我是否期待这将会消除痛苦的感觉,比如孤独、悲哀、拒绝、损失或空虚感?
如果某事并不真正在生理或心理上让你满足,那它很可能是一种要求而不是需求。
【!-析】
基本需求对人非常重要,长期缺乏将导致身体或自尊受到伤害。马斯洛说人有7种基本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对应为中国的文化下的语义可以是:温饱、幸福、情爱、地位、不惑、气质、随心所欲。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类别的需求与不同深度的需求,同时,它们也是交叉地、并行地出现。
需求有4个特点:第一,内在驱动性。从功能讲,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它必须被满足,才能构成完整的人,否则就是支离破碎的人,处于身心病态之中。第二,不可替代性。从基本需要的类别讲,它不能被其他需要替代。第三,最低度标准,有保底才不渴求,缺就渴望,有一点点的满足,就会有愉悦感。第四,积极的自我期待。积极的自我期待,有利于提升心理能量或者避免降低心理能量。
好饿啊,我要找吃的,是不是需求?是,因为它具有内在驱动性要求。我饿,我要买好多好多的方便面。是不是需求?不是,因为它超出了当前内在性要求。
我饿,我没得吃的,我喝水,我靠意志力抵抗。可不可以,这样的消除饥饿感只能顶一会儿,很快就又饿了。所以,必须吃饭、吃菜。这就是它的不可替代性。
我饿,但是我想吃龙虾,是不是需求,不是。因为它不是为了满足饱腹感的最低标准度需要,而是在外在物质形式提出了更高标准。
我现在是副处长,我期望晋升处长,实现更大的抱负。这是不是需求,是。因为这是积极的自我期待。我现在是副处长,当上处长可以让我更有权力和地位,是不是需求,不是,因为这对自我期待影响不大,没有能够促进自我成长。
由此可见,构成基本需求的条件,应该是身体、精神内在的渴求,缺什么就满足什么,得到需求就得到了满足,同时需求有积极的自我期待价值。如果你需要更多的满足,那就对标准提出更高、更丰富的内容,这就是自我要求。
【兑策】
1.感知、辨析你的需求,并达到最低满足度。比如,我渴望关爱,那就与家人或者朋友一起互动,如果没有高质量的社会支持,那就在人群中寻找你志同道合的伙伴。
2. 明确自己的最重要的目标。基本需求可以作为自己的目标,但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时候,需要重新审视需求,找到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目标。比如,你有了人生伴侣,满足了爱的需要,接下来,你的新的需要是什么,如何去实现,就是你要思考的问题,而不是停留在甜言蜜语之中。
3. 丰富你的需求,让它达到高品质。基本需求满足是最低条件,如果需要避免重复受到基本需求的威胁,就让基本需求丰富化达到高质量。好比是温饱解决了,那就追求小康生活,彻底告别饥饿日子。
4.赋予人生积极的意义。我们生活、工作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自主发展,积极的自我期待,可以使你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