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庭的亲子关系,长期沟通不畅,如同便秘状态。
怪孩子吗?当然不能,孩子在外受挫后,回家向父母如实倾诉了。怪家长吗?也不能,家长给孩子提供意见了。
可为何,孩子就不再愿意和家长交流了呢?
因为家长缺乏分析能力,和事件关键点的捕捉能力--洞察力。面对孩子所遭遇的问题,无法做出细致的分析,提供合适的参考意见而导致的。几次失望后,孩子就再也不愿意向家长敞开心扉了。
8月25日,家长群里一位四川妈妈提问,事情经过如下:
我女儿今年上高三,住校,昨晚十点半打来电话,情绪很激动。
她说:老师要求每位同学写一篇文章,会让广告公司做成宣传广告,张贴在教室。这个工作的收集交待班长来完成,班长要求同学:将写好的文章尽快用QQ发给他。但学校禁止带手机,只有部分人带了。女儿就请一个同学帮忙,发给班长。
但是,昨日广告公司拿到了全班同学文章,唯独没有她的。她直接去询问班长,回答是没收到。(女儿说平时班长有点针对她)
女儿发脾气,与班长吵了一架,她还想跟他过不去。另外她想办法找到广告公司的电话,看能不能加进去。
我回复她:“妈妈知道你很生气,找班长吵了一架你或许觉得舒服了一些,但是这不是最好的方式,化敌为友才是上上之策”。
这位四川妈妈,在家长群里发出了求救信号:“若文章没加上,周末女儿回家,我该如何引导,才能减轻她的失落感呢?”
有位热心妈妈即刻发言:“找班主任说说呗,可见这个班长自私自利、嫉妒心强!”(这位妈妈的做法也代表了一部分家长的心声吧!)
整理思路,指出疑点
对孩子描述的情况,家长首先做到:仔细聆听,一字不漏,整理思路,抓住疑点,提出询问。
叙说事件中,有几个环节,必须引起注意,分析如下:
女儿是请一个同学帮她发给班长的,那么这个同学是否发送了呢?? 这个同学发了或许班长的确是没有收到,也是有可能的,因为邮件是去了垃圾箱。
按照女儿所言,她的确是和班长有过节。那又怎么证明,班长利用这个了时机,去报复你们之前的过节呢???这个需要证明的!
在没有得到求证之前,凭自己的想象而去揣测,这个方法是错误的。(这样的分析,就是帮助女儿理性思考问题。对事件的发生和延展,不能凭自己的主观臆想做猜测,而是实事求是的分析)
比如说:最终在邮件系统里发现了:该邮件已发,那至少证明这个环节没有出错。那么有可能,问题是出在班长这里,我说“有可能”。但是去追究这个“有可能”不是当务之急,至于班长的人品与否不用在这一时去做评定。(不带情绪,客观分析问题,分辨事情的轻重缓急,学会优先处理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现孩子的优点,表扬强化,拓展讨论
妈妈要针对性的表扬孩子的行为,女儿的执行力非常强,她马上进行了补救措施,直接打了电话去广告公司。(发现孩子的优点,及时表扬。很多时候,孩子并不了解自己的优势,家长的高度肯定,会获得孩子的认同心。同时,将负面情绪往正向引导)
妈妈帮助孩子分析: “你的行动之后,会产生两个好的结局……”(鼓励孩子积极的行为,再次将剩余的情绪往正向引导)
首先:你的这番电话,除了让妈妈看到你强大的执行力,同时也会给广告公司留下深刻的印象。至于后续如何,这个要依赖于广告公司的反应,倘若你再次积极的去和广告公司员工沟通,一定会有不一样的结果。(肯定女儿的优点。充分展开家长的人生经验,有理有据地分析,以及预计的后果)
其次:广告公司不理睬,关了这个门。那么如何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事情呢? (提醒女儿吸取经验,从负面引向正面思考) 比方说,你亲眼看到同学已发了邮件,然后马上到班长那儿做确认,那么这类遗漏的事件就不会再发生了。 也就是说,所有的事情不要去太依赖相信别人。很多时候,亲眼所见亲耳所闻都未必是事件的真相,要将这些信息收集归总,并理性的分析和判断,方能找到事情的真伪。(提供建议和方法,如何在此事件中吸取教训,获得更多的人生经验)
妈妈再次总结: (目的要加以鼓励和强化女儿的优点)
你在高三时,就提前收获些很多人进入社会后,才能获得的经验财富。(对女儿的人生经验予以肯定)
从这点来看,你的收益是无价的,也是超越一份广告公司文案的价值。(帮助女儿转换视角,从长远角度看待所发生的问题)
至于班长的人品,在事件的过程中,有理有据地分析,别人自然会得出自己的判断。(教会女儿坦然面对所谓的不公,开阔心胸)
倘若班长平时的行为,大部分同学都质疑,那可能就是这个班长的个人特质有问题。若只有你一个人觉得他针对你,那么你要好好想想,是不是自身出现了什么问题呢?(帮助孩子反省自身行为,拥有这个意识后,会引发孩子自我审视和自我反省的能力,进入成长性思维通道)
思维延伸,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
女儿,既然你已经有这个想法并行动,去积极的和广告公司联络,争取自己的利益。那么我们还可以就此事件,向老师提出建议--杜绝类似事情的再发生。
你可以请老师和班长一起进行后续讨论,怎样用最好的办法去更好的完善。比方说:此活动预先设定截止日期,并告知全部。班长收到邮件后,在指定日前回复同学,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遗漏或错漏的情况。
这样的做法,也是间接地提醒了班长,帮助班长的工作完善意识。同时在老师面前展现你积极的态度,和解决问题的个人能力。(用一些具体的意见来启发孩子,引导孩子积极思考,激发更多解决问题的灵感,进入正向思维)
进入社会,所有的领导者,都会青睐如此积极态度的员工:发生问题后,不抱怨,不埋怨,积极处理,尽可能挽回损失,出谋划策,完善工作纰漏。(这就是俗称“拔高度”,把孩子的思维格局拉高。任何事情发生都不是坏事,但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坏事变成好事,这个就是个人的能力)
家长这里要做到的:
及时发现优点=》转化负面情绪=》再次肯定=》展开事件分析=》获取人生经验=》思维提升=》开阔心胸=》提高解困能力
四川妈妈听完分析后说: 对,你说的很正确,中途她也提到过帮她转发文章的同学。
你的分析让我受益非浅,我以前对女儿鼓励太少,孩子没什么自信,从你身上让我学会了怎么鼓励孩子,能让她找回自信,是我一直的愿望,我相信有你们的指点一定会的。
8月30日,四川妈妈的回复,后续事情发展:
女儿放假回家,把事情前前后后讲了一遍。她问了班长收到没,班长说收到了。她觉得班长是故意的。
我问女儿结果怎样?
女儿说广告公司的答复是: 公司已排板,如果要从新排板,需要教导处和年级组长同意,而且要支付两次费用。
课后,女儿去找几个老师,但是都没同意。她说也能想得到,她们不会因为她一个人去付两次的钱。
这个时候,我就按照你的提示跟她说: 你其实真心做得很好了,是个很厉害的女生!
起先,她还很不自然的说:“其实这没有什么啊!我没有你们说的那么厉害吧!” 那一天我们聊了很多……
四川妈妈由衷地说道:
我发现语言不一样,效果大不同,真得可以拉近距离。真心感谢,让我体会到一种融洽的和女儿相处的感受。非常谢谢你,也再次感谢群里优秀妈妈们的分享。
很多时候,亲子关系的沟通,是需要合适的方法。青春期的孩子,不再满足于物质上的富足,而是精神世界的认同和帮助。
孩子的思想成长过程里,需要补充各种“营养”和大量的“微量元素”。畅通的沟通关系里,家长才能及时捕捉孩子的思想信息,并予以恰当的指导,方能培养孩子成长性的思维。
面对能够如此感同身受的家长,并能提供正确的引导,孩子佩服你都来不及了呢!
(完成胜于完美,感谢小青让我的文章趋于完美)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