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对于我们大多数的人而言可谓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每天都在使用却对它并不太了解。当然关于身体,中医医理方面有太多博大精深的内容: 藏象、阴阳、五行、气血、经络……普通人就算学也常不得要领。不过中医常所说"经络通,百病无",它揭示了经络在中医调和养生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可以管仲窥豹学习一二,亲身感受经络敲打的神奇作用。
下面我根据迷罗老师的《健康习惯营》推荐按照经络在体内运行的时段给大家整理了一日经络敲打按摩的小妙招。
先来了解一下经络和时辰的关系
子时(23--1)胆经当令、 丑时(1--3)肝经当令、寅时(3--5)肺经当令、 卯时(5--7)大肠经当令、辰时(7--9)胃经当令、 己时(9--11)脾经当令、午时(11--13)心经当令、未时(13--15)小肠经当令、申时(15--17)膀胱经当令、酉时(17--19)肾经当令、戌时(19--21)心包经当令、亥时(21--23)三焦经当令。
晨起
卯时(5-7)手阳明大肠经当令,大家可以做一套结肠瑜伽操,润肠通便促排泄。
步骤一喝温水一杯;
步骤二敲打大肠经(先左后右各5分钟);
步骤三按摩天枢穴(5分钟);
步骤四瑜伽动作摩天式(1分钟);
步骤五瑜伽动作风吹树式(左右摇摆各30秒算一次共三次);
步骤六抱膝蹲立式(1分钟);
步骤七双腿屈伸(10-30遍);
步骤八平躺揉腹(顺逆各30圈)。
上班途中
辰时(7-9)胃经当令,大家可以在家吃完丰盛的早餐后在上班途中的进行耳部按摩,有疏通气血,醒窍提神的作用。
步骤一双手拇指食指捏住耳朵中部适度往下拉(20-30次);
步骤二双手拇指食指捏住耳朵中部适度往外拉(20-30次);
步骤三双手拇指食指捏住耳朵中部适度向上拉(20-30次);
步骤四双手食指中指夹住耳朵,按耳根搓耳朵(20-30次);
双手掌根反压耳背呈抱颈式,食指弹压中指发出咚咚声(20次)。
上午工作间隙
已时脾经当令9-11点,宜拍打上脾经上的阴陵泉穴健脾去湿。
穴位位于膝关节内下方,可坐于地面或凳子上,外展双膝双手空掌排扣,每次10分钟,每日1次。
大暑热盛,正值伏夏,最宜敲打内外膝眼或双手空掌同时拍扣关节内外,冬病夏治关节炎,每次五分钟,每日一次。
下午工作间隙
未时小肠经当令(13-15),是全天最宜多喝茶水润肠之时。气血得温则行,通则不痛,此时敲打小肠经的后溪穴,可改善颈肩酸痛,调节肩周炎。
敲打后溪穴每日1次,一次10分钟。穴位位于手掌侧面小鱼际,中医有云"离穴不离经",找不准穴位可以用下面的手法替代: 双手平举,内侧互相敲击(200下),敲打完后摩擦200遍。
膀胱经当令(15-17),中医有云:"腰背委中求″,盛夏将至,适宜冬病夏治养护腰腿。
敲打膀胱经的委中穴,穴位位于双腿后膝窝可以曲双膝,空掌拍打,每日两次,每次五分钟。
下班途中
酉时肾经当令(17-19),可以做做简单的足部瑜伽石头(用双脚十指做抓地动作)、剪刀(翘起大脚指)、布(尽量张开所有脚趾),锻炼足三阴、足三阳,刺激涌泉穴。
手掌上有三个养生保健要穴,分别为合谷穴: 预防治疗头面部疼痛;劳宫穴: 缓解心慌心悸,紧张胸闷;少府穴: 夏天养心治疗失眠心烦。
睡觉前
亥时三焦当令(21-23),中医有云:"三焦通百脉,养生又养颜"。可以在睡前泡个脚,然后你对足底的三大调养穴位进行按摩。
按摩肝经上的太冲穴、肾经上的太溪穴、心肾相交的涌泉穴,各200遍。
睡觉前还可以搓三搓: 把耳朵搓热、把腰部搓热、把脚心搓热。既可以安神暖腰预防肾虚、妇科疾病又可以减少做梦的概率。
最后祝大家健康安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