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我去苏州CBD的核心-苏州中心办理业务,从东方之门地铁站出来后,再次感受到了苏州作为江苏省经济中心的强势。
多在古城区活跃的我有种进入“大观园”的即视感:满眼的高楼大厦,入眼之处皆是繁华。我把这种感觉说给先生听,先生嘲笑我说,好歹你也是从上海回来的,怎么感觉没见过世面?
哈哈,这也怨不得我,虽然在魔都工作,但是工作地点距离魔都中心也有百公里了,是名副其实的“城中村”,每次去陆家嘴,都有进城的感觉。
进入苏州中心写字楼,男士西装革履,女士妆容精致,脚踏高跟鞋,一步一摇间皆是优雅风情,我再次后悔没有收拾自己就出门,看着脚上的小白鞋,我淡定的向电梯走去,却尴尬的发现没有卡,连电梯都刷不了,一番询问求助后,终于抵达了要办理业务的楼层,站在四周都有落地窗的大厅里,可以俯瞰金鸡湖全景。
此刻心里所想的是:在这里工作的人类都拥有什么技能呢?这就是我心中理想的工作场所啊,我无数次畅想过的画面:
工作疲惫之余,站在落地窗前,手里端着一杯红酒或咖啡,嘴里细细品味着红酒或咖啡的醇香,眼里尽是这个城市的美景,心里有的是无比坚定的信念…
心里有个声音说:你看,你的理想画面就在眼前,还不快点拍照?环顾四周,访客如我或者忙碌着和工作人员洽谈事宜,或者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分享人间百态,只有我驻足在窗前,还得装作一副等人的样子,我最终都没有勇气去拍照,当时我想那股窘迫感或许来源于我太过休闲的着装吧,然而后来总在想这件事,最终归结于我的不自信。
你为什么不自信?
无数个人和我说过:你要有自信。
晓雪在《优雅》中写过她四十岁去读EMBA的原因,我们知道的晓雪是著名时尚杂志ELLE的编辑总监,已做到总监的她站在职场金字塔的顶端,EMBA的光环于她无异于是锦上添花,但文科出身的她却要去读中欧EMBA,她在书中写道:
“40岁的危机感,不是不再年轻,而是年轻时积累的那些心里的东西,那些“东西”包括知识、阅历、见识等等,都要被掏空了。对那种要被掏空的感觉,有小小的恐惧。”。
对,就是这种被掏空的感觉。
我毕业后一直处于学习状态,像前两年,各种领域都有涉猎,包括钢琴、日语、英语、管理、插画、甚至是跆拳道等,那几年,我过的很忙,但内心却不充实,每天被危机感冲击着去学习,但每个领域都是浅尝辄止,好像我什么都会,但好像没有一样是我精通的,这导致每当别人让我“漏两手”的时候,不自信感就油然而生。
这种盲目的学习状态,已经掏空了我的精力,所以有句话说:
毁掉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不停的处于“忙碌”状态。
所以当理想的画面就在眼前时,我没有兴奋的大叫,而是产生了窘迫感,我对自己还能不能付出努力和毅力去学习产生了不自信感。
身边一直都有人说,我好像永远精力充沛,但是这几年盲目的学习状态,已经快把那些精力掏空了。
后来我知道精力和毅力都是有限的,要随时充电才能让自己处于自信的状态,就像跑马拉松的前一天,一定要好好休息,第二天才能有毅力坚持到最后。
后来我将自己想要学习的技能列成了一页清单,并且给他们排好序,一年实现一个足矣。
后来又学习了梦想清单课程,知道原来我是有这么多梦想的人,将这些梦想分解成最小行动,每天按部就班的去完成,那些焦虑与不安感冒出来的次数就越来越少了,日积月累带来的厚实感足矣抵挡不自信的袭击。
很喜欢五月天的《倔强》,里面有句歌词:
我怕千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我不怕年龄的增长,不怕路途艰险,只怕自己放弃心里深处想要的东西,最初的梦想,一定要紧握在手上。
<End>
Cheryl小姐,一个努力传播正能量的90后,关注公号“Cheryl的留声机”,让我们相互滋养,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