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 蜀 2009-9-13
2009.6.8,北京学大家教公司的学生骤然少了下来,趁此时机,我只身一人离开北京,远赴成都应聘,为下学期谋职。算来这已是第二次入蜀了,第一次是2005年8月下旬,我和妻子、亮亮全家一起出动,送二儿子上四川大学,那时分,两个儿子一个已经毕业,一个又上了川大,心里很惬意,觉得日子轻松明朗多了,即使学费仍令我们捉襟见肘,也觉得心里快乐无比。转眼间4年过去了,儿子已毕业,也在成都的一家大集团公司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我们流浪了三年,渐渐地觉得每年换一个地方的想法有点不现实了,不愿再每年奔波折腾一次找工作了,想找一个稳定的地方呆下来,安安稳稳的干几年就该收山了。通过网上联系,瞄上两个目标:一个温州的一个高考补习学校,再一个就是成都新津的北大附中实验学校,我们心里是想到成都,离儿子近点,心里觉得踏实。行前给温州的学校打了电话询问,他们很愿意录用,一切面试手续均免,而且月薪还开的很高,但我意下还是想到成都来。
6月9号下午到成都,出站见到儿子天色已晚,我们赶回学校,住进儿子给我租好的房间,当夜睡的挺好。第二天一早,我们就乘车赶去学校,学校位于成都市南新津县的花源镇,距成都大约25公里,距新津县也就是10公里,学校新建一年,还在大兴土木,校舍建的很漂亮。我们和负责招聘的张主任谈的很投机,他又让杨校长(学校顾问)考察了一下,觉得可以,当场就拍板定下来,通知8月13日来报到。我们九点不到就回成都,心里轻松下来。下午儿子领着我去杜甫草堂,在幽雅的环境气氛里给我拍了不少照片,这些年都是我给别人拍照,这次儿子专门为我拍。
6月10号上午儿子带我去温江的国色公园,那里环境美好幽静,我在穿公园而过的锦江边的柳树下的藤椅上静静地坐了很长时间,我特别喜欢这样的景致,觉得这里真是居住的好地方。回去后又逛了锦里,处处是老成都的文化氛围,让人留恋忘返,晚饭儿子提议是否吃一次成都的串串香,我觉得自己还是能吃辣的,欣然同意,没想到成都的这种正宗的麻辣还真是受不了,辣还可以,唯这麻的滋味平生未曾体验,着实让人消受不了,虽把花椒一粒粒全挑出去,还是不能忍受。
6月11号上午的火车我要赶回北京,儿子到超市给我买了路上吃的,又挤出时间领我到宽窄巷体验老成都文化,感觉和锦里异曲同工。儿子一直把我送上火车,安顿好了我催促他才离开。一路顺风,12号返回北京。
6月18号和岳母一起乘汽车赶回濮阳,早上六点钟东起开车去接上我们,八点多钟到家了。回家的感觉无言形容,心里踏实、宁静,有一种安全感。我们每天在父母家吃饭,然后抓家时间把该处理的一些事情处理好,尽可能多的抽一些时间陪父母打麻将,因为我们不在家时,他们连打麻将的人都没有,原来经常找他们打麻将的两对老师夫妇都去儿子家长居,年迈的父母逐渐有些寂寞。人老了,特别希望有儿女陪在身边,虽然他们生活还能自理,白天俩人一起出去买买菜,父亲作作画,但一天到晚实在没有太多的事,父亲画画也不能太长时间,很多的时光难以打发。
7月10号,和妻子、小妹、外甥贺州一起陪母亲去日照。母亲很愿意去日照,只是没有人陪她,今年暑假时间长,我和妻子早计划好了一定要和父母一起去日照好好呆几天,但是父亲拍换个新地方睡不着,好歹不肯去,无奈只好让他一个人在家,我们和母亲在海边小妹买的楼房里住了两个星期。母亲兴致很高,每天早、晚坐着三轮车和我们一起到海边游玩(真感谢小妹准备了一辆电动三轮车,它给我帮了大忙),并督促我们下海,我们年龄逐渐大了,没有了年轻人的好动,懒得下海,倒是母亲紧着催促我们下海去,在母亲的催促下,我们下了几次海,在海潮的涌动下,人好像年轻了几岁。那几天看着母亲心情很好,我们的心情也很好,和母亲一起周游了日照海边的差不多所有景点——灯塔海岸、帆板竞赛基地、海平口第一海水浴场、乔家墩子山海天第三海水浴场等,我给母亲拍了很多照片——是极其用心拍摄的。到海边的时候,母亲总是催促我们去海边沙滩上走走,她留在岸边的台阶上漫步,我们沿着海滩走出好远,走回来的时候,远远地就能在看见台阶上母亲坐在三轮车上,满头银发被海风吹得飘拂着,心里油然而生有一种酸楚的感觉……我们渐渐年龄大了,父母亲都步入老年了,生命的规律无法阻挡,我们只想这几年能让他们生活的好些、心情愉快些。我们紧赶着这几年出外打工挣些钱,也是想着给两个儿子安排好住房,好接他们俩去大城市他们的孙子家里住一段,让他们心愿满足。想到这些,心里还是有些沉重。日照的气候还真是不错,天气虽热,但海风是凉的,很舒适,母亲在这里没有任何不适,我们也就尽可能陪她多待几天。有几次我们也动员她到海滩上赤脚踩踩松软的沙滩,她起初不肯,后来我们拉着她起身,在湿漉漉的海滩上走好远,母亲很兴奋……上午十点以后,天热了我们就在家里打麻将(幸好小妹家里还有一副麻将牌),那几天吃的好、睡的好,海风习习,凉爽宜人,我们都不想回去,只是觉得父亲一人在家已经很多时日了,还是于7月24号晚乘火车返回。
在北京时,妻子就觉得嗓子嘶哑,当时觉得可能是感冒,去北京301医院查了也没有看出问题(名气大的医院也有庸医),但回家后仍不好,倒是在县医院找一个熟人给看出了声带上有息肉,说需要做手术,因为这种息肉一旦长出来是不会自动消失的。我们颇费踌躇,延误了好多天,最后还是下决心做手术拿掉。7月31日,去济南齐鲁医院托人找田教授,当场做了手术就回家,叮嘱好好休息,不能说话。我们回家天天在家不出门,和父母打麻将,这样休息了十几天,就到了该去成都的时分。
8月13日,早饭后告别父母,虽然知道这是去打工,但早已没有了年轻时出门远行的那种喜悦心情,心里倒是早早的沉重起来。父母年迈,做儿女的本不该再出去,所谓父母在、不远游是古人之训,可是我们偏偏在父母年迈时还要出远门,虽然父母身体还可以、生活能自理,虽然两个妹妹照料父母从未有怨言,但是心里还是轻松不起来,只是不说出来罢了,父母也不说,但他们心里也难过,我能感觉到。告别时,父亲要送出来,被我劝回了,母亲还是送我们上车,看着我们走远了。告别过程就和平时上街去逛一趟那样很平常,但是我知道我和父母一样,都在极力掩饰自己内心的颇不平静的情感。后来听妹妹打电话说,父亲当天心里不好受,自己出门去转悠了老半天。学校正式上课的最初一个月里,遇到许多过去不曾经历的问题,当地的学生质量不高,懵懂混沌,完全不知学习是怎么回事,一天上课下来没有一点成就感,心里很郁闷,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常站在窗前向远处眺望,总是会不由自主想起远方的父母,总是会慢慢地滋生出一些悲怆和力量,总是会激励自己要克服一切困难,坚持下去!
下午2点,到达郑州机场,办理好登机手续,等到晚上八点登机,一个多小时到成都双流机场,儿子早已在那里等着了,学校也派车来接,我们临时住进219宿舍。孩子心细,早早给我们买好了手机卡,办理了熊猫金卡,还给我们带来了脸盆、洗衣粉等日用杂物,做父母的能体验到孩子的这份心思,心里很欣慰的。
8月14号,学校开始培训新进人员,历时一周。8月23日高一、初一新生入校报道,下午即开拔军营军训,老师备课写教案,学生30号返回,31号入校摸底测试,9月1日正式上课。
8月23日,我们搬进了新建的教师宿舍,条件不错,三楼向阳的335房间,有卫生间、热水淋浴、空调、饮水机、落地阳台窗,桌、柜、橱等家具,楼前没有其他更高的建筑物,眺望远方视野很好。
至此,完成了入蜀历程。
9月5日那天,坐在窗前,依然茫然地遥望远方时,忽然心有所动,涂《入蜀》一片,聊记入蜀心情:
春夏飘忽尘未定,暑秋更转又入川。眼前青山叠翠嶂,身后绿水绕银环。
远别高堂心惴惴,近伴幼子意绵绵。蜀地风情知几许?行游已自不当年。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