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旅途就像是一列永不停下的列车,一头是生,一头是死。或许再短暂一点,任何一段经历,都有特定的时空。天时地利,融合成了世界最美妙的滋味。
6月·香港
激动地盘算着自己终于靠着必胜客的兼职攒够了一笔钱的我,借着这家必胜客倒闭的东风,终于能够自由了!
有钱身子就痒了,去哪里“寻欢作乐”好呢?大一小萌新的我,自是非常激动的盘算了起来——要么去香港吧!小时候电视上看了无数铿锵集,对香港这个地方感觉就如同自己的“故乡”一般,更别说昔日的港剧给我留下种种深刻的印象......
在去之前我搜集了很多资料,兴冲冲地安排好了一条又一条的路线,太平山顶啊,兰桂坊啊,维港夜景啊,仿佛好多地方都要在一晚上全部打卡结束。
可是,计划又怎么会赶得上变化呢?当天下午到了香港已经是4点多了。坐轮渡折腾到了对岸,天已经快黑了。跟随着攻略指示,看了下公交站牌,吃惊地发现上山顶的车已经尾班车了?(年代久远,也可能是作为第一次旅行新手小白的失手)有点失望,拿着手上这张65块钱的全日通,去湾仔逛逛商场吧。
回到了青旅,麻雀笼子一样的大厅此刻灯已经灭了,进进出出大厅的的是一些外国的年轻人,我颇感兴奋地和他们搭讪着几句英文。
上个厕所回来,忽然发现椅子上坐着一个胖胖的大叔和一个身材不错的大哥,只见他们光着膀子围了一个毛巾,彼此之间聊着天,都是北方口音。他们看见我就很热情地打招呼,“小伙子,你是过来玩的吗?”“看你挺小的,你现在在哪里上学?”......
不会吧,竟然会有成年人和我这个小朋友聊天?我好像从来没接触过什么社会人士吧,不知道他们有什么样的故事呢?想不到这个青旅还有中国人啊,不得了了,有意思啊。后来聊的是什么天,我都记得不大清楚了,大约是他们很好奇我广东人的身份,问我诸如早茶、粤菜还有一些别的事儿。
聊着聊着,大哥就回去了,我和大叔继续聊天,有一搭没一搭说着我这一天的尴尬遭遇。忽然他向我递来了一份车票。“对了,我今天去坐了一下旅游观光车,蛮不错的,风景挺好,明天上午10点才到时间,这票给你了,明天上午你记得早点起床,不然这票作废了!”
“不会吧,怎么这么客气呀?”
此时说这番话的我,愣了愣,想起了过去十多年的自己:在学校里头,我是一个没什么存在感的人,仿佛光芒都是别人的,自己好像只是一个小小的陪衬。但是今天竟然有人和我聊这么多东西,还给我看观光车,我都不禁怀疑这些事情怎么会发生在我身上。
“不,反正我已经走了一圈了,还能用呢,不用白不用,看见你在这儿,我就给你了。”我哈哈大笑了起来:“哇,大叔你好厉害啊,是个土豪!”都不知道是出于什么目的,可能是为了吹捧一下大叔,又或者出于对社会土豪哥的羡慕吧。
“哈哈,这有什么厉害的,才130几,一顿饭的价格,也不至于是土豪吧!”(这句话记得清清楚楚,是因为这对于当时存款一学期不超过2000的我是一笔巨款)
说完大叔就回去了。就这样,我接过了票,端详了起来。这是一份英文的旅游指南,上面还订着一份付款记录。认真地阅读了上面的所有信息,又饶有兴致地把上面的英文介绍都读了一遍。
虽然第二天因为行程安排原因,没能去坐观光车,但是大叔给我的那一份票,我却是结结实实地保管了起来。放在房间书桌上,时不时会拿出来阅读一下。
时隔良久,回想起来,我除了记得大叔那个圆圆的肚子,字正腔圆的普通话,还有的一定就是他那颗热心。今天不知为啥回想起了那位大叔,心里有点难过,当时没有和他加个微信联系,那时候比较害羞,如果别人不加我,我要是加别人都得鼓起了十万分的勇气。所以这个事情就不了了之了。真的很难过,今天我还哭的稀里哗啦的,就好像丢失了一些很重要的东西一样。
就冲着大叔的这份热心,我就应该请他喝一顿早茶,感谢感谢他。
到底我丢失了什么?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生命里的过客匆匆地来,又匆匆地去。有时候在微信列表里躺着的人,你确是很难很难再和他联系几句,因为你不知道和他说些什么,甚至加上了以后就是永远也不说话了。哪怕身边亲密的朋友,有很多东西,有很多情感,你只能一个人在夜深人静独自消化,而很难与他们倾诉什么,倾诉了以后,往往也只能让时间静静消化伤口。
人们总是说,人类的悲喜本质上并不相通。的确是这样的。我们有时候歇斯底里挣扎着的东西,外面的人没有真正的经历,也很难感同身受。我们为之死去活来的某些东西,也许在别人看来,只是过眼云烟。在这方面,我很久以前就已经表现出一个哲学家一样的念头,对所有东西都抱着轻飘飘的态度,人群热闹,我就当他们是喧闹。但是,纵然我内心表现得再多么地出世,但是我总有需要入世的时候。这位大叔,却用他的社交属性撬开了我心灵的大门,让我真正意识到了,原来我还是会被人关注的。但是当我很想联系他的时候,他仿佛已经永远失联,到死的那一刻,我可能都找不到这个大叔,请他喝早茶了。
这世界仿佛最可悲的是有些人明明还清晰地躺在你的脑海里,但是你却已经完全联系不上他了。你感觉有一种空虚感、无力感,你想要和那些人再说说话,无论他在你心里是好人还是坏人——记得以前三年级的时候班里有一个长得挺壮的男同学,家里还蛮有钱的,很拽,学习还不赖,但是他就是特别喜欢嘲笑我,踩我的脚啊,捉弄我啊,等等。我对小学三年级以后的同学基本上没什么特别好的印象,班里的人都嘲笑过我,给我起绰号。小学毕业后我为了保护自己,还因此把自己封闭了起来不说话了。长大了以后,回首过去,当年说一辈子都不想再看见他们、和他们联系,现在心里忽然又有点儿动摇。为什么呢?是他们伤害自己不够吗?不是的。长大了以后,自己就和自己和解了。当年还小,啥都不懂。小孩子不都是这样吗?以前做家教,五年级的小孩个个叽叽喳喳、给人起绰号,让我想起了昔日我的小学时光,课室里头永远没有安静的时候。但是,当时年纪还小,想不明白。当年非常讨厌的那个男同学,我现在不禁想知道他现在在干嘛——听说中学的时候就全家过去新加坡了。现在可能已经是一个贵公子了吧,小王思聪?
想起了这个男生,其实也就说明自己已经和自己和解了。小孩才会赌气,大人,说不定没那么幼稚了呢?
味蕾上的感动
今天路过街上看到了一家木桶饭,想起了一个人。
大一那一会,为了多赚点钱,我暑假留在广州做兼职。这个时候,我姐灵机一动把我领到了堂姐家。堂姐非常热情地招待了我,还安顿好了我,让我可以在暑假住在这里。
堂姐过了几天就带着女儿回了老家。姐夫工作很忙,平时晚上八九点才回到家里。具体是做什么业务的我不太清楚,当时没什么社会经验,多聊了也听不懂。只记得那时候,如果晚上6点半回家了,他会问我想吃些什么。当时我刚自己做饭没多久,是个新手,听到他这么说我就让他自由发挥。有时下午才出门的话,中午问我要不要一起吃饭,带我去楼下木桶饭点餐,再聊聊我的生活近况。我的确有点不好意思,不仅没有给水电费,而且还要姐夫解决我的中午饭问题。但是,他在做这些行为的时候,仿佛完全没有那种“索取回报”的心理,就像是哥哥领着弟弟去吃饭一样的感觉。我和姐夫接触,那时也是第一次,所以回想起来,还是觉得蛮温暖的。
爱的使者
或许生活,就是要尽力创造各种难忘。它们将会变成照耀你心灵的阳光和彩虹。
从前坐高铁到成都,旁边坐着一个10岁的小男孩。用一个词形容就是机灵小鬼,特别可爱。年纪轻轻就已经逛遍了成都,还去重庆玩儿,问起啥都对答如流。那两个小时,我就像是爸爸看着儿子一样,在他旁边慈爱地看着他刷小笑话,看电影。我忽然间想起了自己口袋里的奥利奥,急忙翻了出来想请他吃,他说:“不用了不用了,谢谢!”实在不记得那一刻是不是有点失落。回想起来,竟然有点眼泪汪汪的感觉。也许,他让我回想起了昔日简单纯粹的自己吧!
其实,李子维又怎么会忘记黄雨萱呢?一个这么可爱的小朋友,你是永远也不会把他忘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