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
作者:@斯库里
第一集
荡蟹,红钳蟹,蟹酱;
捞海蜇,分割海蜇,海蜇炖肉和凉拌海蜇;
以上是开胃菜,
从大炉烧饼配东桥鱼汤面开始,就有意思了。
师徒俩,徒弟往炉堂里贴烧饼,身上被火燎得伤痕累累,紧接着师父教徒弟怎么“挑火”烤烧饼的时候,还在旁边逼逼,这几个镜头下来……
我以为,放电影里的话,后续能引起一场残忍的重伤害案。
但紧接着师徒俩洗澡去了,其乐融融。
淮扬干丝,淮扬全家福,菜市场里,机械替代了手工……紧接着就是厨师亮刀工,不,那得说是施展刀法。
赏心悦目!
后续是台南的虱目鱼,虱目鱼粥,干煎鱼柳, 鱼皮煲,鱼丸汤,五柳汁虱目鱼。
除鱼刺那部分真是解压!
这段文案,字字句句都压在“中国人”仨字儿上,能气死蛙蛙。
自贡盐帮菜,父女俩“互怼”这段真是笑死人。俩人超可爱的!
10秒,颠炒17次做完一盘火爆腰花,精彩至极!
老父亲担心女儿结婚的事,竟然没有催婚。
“只要是个男的(就行),等她慢慢来”。
西湖醋鱼,哈哈哈哈。
反思西湖醋鱼了!
厨师找来三十年前的老菜谱,强调西湖醋鱼的“蟹味”,从姜醋入手,但依旧强调“糖醋味”。
怎么说呢……
和我看的不一样。但不失为另一条路。
我看的是:
——————————
清梁晋竹《两般秋雨盒随笔》:
西湖醋熘鱼,相传是宋五嫂遗制,近则工料简涩,直不见其佳处。然名留刀匕,四远皆知。番禺方橡枰孝廉恒泰《西湖词》云:
小泊湖边五柳居,当筵举网得鲜鱼。
味酸最爱银刀鲙,河鲤河鲂总不如。
梁晋竹是清代人,距今不到二百年,他已感叹当时的西湖醋熘鱼之徒有虚名。宋五嫂的手艺,吾固不得而知。但是七十年前侍先君游杭,在楼外楼尝到的醋熘鱼,仍惊叹其鲜美,嗣后每过西湖辄登楼一膏馋吻。楼在湖边,凭窗可见巨篓系小舟,篓中畜鱼待烹,固不必举网得鱼。普通选用青鱼,即草鱼,鱼长不过尺,重不逾半斤,宰割收拾过后沃以沸汤,熟即起锅,勾芡调汁,浇在鱼上,即可上桌。
醋熘鱼当然是汁里加醋,但不宜加多,可以加少许酱油,亦不能多加。汁不要多,也不要浓,更不要油,要清清淡淡,微微透明。上面可以略撒姜末,不可加葱丝,更绝对不可加糖。如此方能保持现杀活鱼之原味。
现时一般餐厅,多标榜西湖醋熘鱼,与原来风味相去甚远。往往是浓汁满溢,大量加糖,无复清淡之致。
————《雅舍谈吃•醋熘鱼》————
央视又出能人了呀!
不同于《舌尖上的中国1》《风味人间1—5》陈晓卿这一系,浓浓的烟火味和人们的笑脸。
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的第一集,从“绝活儿”入手!
不卖惨,不装逼,没有小布尔乔亚的腐烂臭气。
文案有网络语,接地气,没有匠气,没有铜臭味。
难得!
我已经尝过了,可以吃。
—— 转载自@斯库里
做梦梦到正在拉窗帘 结果窗帘啪地一声掉下来了 吓了一大跳 瞬间吓醒[衰]预示着什么呢[疑問]
立春翌日[微風][下雨]
春天终于来了
寒冬终于结束了
大姨妈今日来访
各种被冷落的关系也都悉数到位
一切终于恢复正常 但过去的一切谁都忘不了 就像社区如今不管怎样低眉顺眼亲切友好都没人搭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