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火车开入这座陌生的城市,那是从来就没有见过的霓虹。我打开离别时你送我的信件,忽然感到无比的思念。看不见雪的冬天不夜的城市,我听见有人欢呼有人在哭泣。早习惯穿梭充满诱惑的黑夜,但却无法忘记你的脸。有没有人曾告诉你我很爱你,有没有人曾在你日记里哭泣,有没有人曾告诉你我很在意,在意这座城市的距离……”
时至今日,我依然对陈楚生这首《有没有人告诉你》爱不释手,不仅仅是我,我的媳妇跟我一样,也是对他这首歌百听不厌。因为这首歌曾经伴随着我们度过了八年的双城生活,在我们分居在两个城市相互思念的时候,触动着我们内心的柔软,感动着我们的爱情。
二零零八年,我俩不顾一切地结婚了。说不顾一切,是因为没有几个人看好我们的爱情和婚姻,相反,很多反对的声音,这里面就包括她的父母,其中最大的因素就是我俩不在一个城市,今后要过双城生活,而团聚在一起生活的目标,却是遥遥无期。
我们的爱情是特别坚固的,媳妇没有因为我的父母亲都重病在床,家里只有我一个人伺候,既要工作,还要把父母照顾好。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
乌海到包头四百公里,说远不远,说近不近。我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很少有节假日,偶尔遇见上苍垂怜,立刻就会把父母这里安排好,坐上火车,去包头跟媳妇团聚。
记忆里大概有四五年的大年三十,安顿好父母,坐上绿皮火车,满怀期待,晃晃悠悠地忍耐七八个小时,赶在除夕夜之前来到媳妇家,与媳妇团聚。初一可以欢欢乐乐地度过一整天,初二就得回去。我知道媳妇一家人都希望我多住几天,可单位离不开我,父母离不开我。对我来说,这样已经是很奢侈了。
当我独自一人坐上火车回乌海的时候,那种感觉很复杂,似乎用语言无法表达。
包头到乌海也是四百公里,媳妇是学校老师,可以利用双休日,周五下了班就坐上火车,当天晚上或者第二天早上就能来到我身边。不过,等待她的除了我的笑脸和热情,更多的是乱七八糟的环境。我一个大男人,能把工作干好干优秀,能把父母伺候好已经是不错了。
相聚的这几天,媳妇洗洗涮涮,端茶倒水,尽一个做媳妇的职责。那时候,陪着她逛街吃东西,真的是很难得。如果是那样,我们感觉天上的白云都在开心地笑着。周日晚上,我就得送她回去,让她一个人乘坐火车,孤独地离去。
忙乱的时候还好过,不知不觉时光就匆匆而过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念的潮水不断涌来,内心的无奈,身心俱疲,很难受,很难受。只能靠电话和电脑来互相倾诉,那也得为对方考虑,毕竟还要工作,最后千言万语万语千言汇成一句话,不,就是两个字——保重!
有一天深夜,刚刚伺候父母睡下,我坐在电脑旁边抽根烟,顺手打开音乐,想缓解一下疲劳。这首歌缓缓流淌出来,幽幽入耳,丝丝入心,瞬间便被它的旋律和歌词打动,泪水慢慢不自觉地流了下来。这时候,我明白了,当我坐上火车与她分别时,那种难受的感觉叫做“巨大的孤独感”,我想,媳妇从乌海坐火车回去,同样会有这样的感觉。
有了这种感觉,思念就会油然而生,我们一定会打开手机,看着彼此的信息,或开心,或忧愁。
那时候我喜欢在电脑空间里写东西,其中给媳妇写了大量的诗歌、日记、美文。有一次我上夜班回来,什么也不干就睡了,媳妇在,我的任务就是好好休息。睡醒了,发现媳妇对着电脑在轻轻地抽泣流泪,爬起来过去看,是被我写的日记感动了。
在日记里我曾经写过,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在一起生活,即便是双城,也要双宿双飞。我们要把生活过的风生水起,让那些对我们的爱情和婚姻质疑的人转变态度,最后都来祝福我们。
还好,这首歌仅仅陪伴我们八年,随着我的家庭变故,加上单位有了重大变化,我们终于实现了生活在一起的目标。
每当听到这首歌,总会让我们想起那些曾经双城的生活,想起那些年独自一人乘坐火车时的巨大孤独;想起打开手机电脑看对方消息和日记的感动;想起无论是工作和家庭出现问题时我们相互给予的鼓励和支持;想起独自一人在各自的城市里穿行心里却想着对方的日子。
……有没有人曾告诉你我很爱你,有没有人曾在你日记里哭泣,有没有人曾告诉你我很在意,在意这座城市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