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势#
“你不懂我。”
这句话大概能算男女交往时,女生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了。
你买的生日礼物我不喜欢,你不懂我。
当我被痛经折磨得痛不欲生,你淡淡一句“多喝热水”,你不懂我。
我说“分手吧”,你就真的掉头离开,你不懂我。
“你不懂我”的分歧在于我以为你知道我想要什么,实际上你不知道。
男女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便是落入了“知识的诅咒”。
奇普希思和丹希思合著的《让创意更有黏性》一书中提出“知识的诅咒”这个概念。
“知识的诅咒”是指,我们一旦知道某事,就无法想象有不知道这事的情况发生,我们的知识“诅咒”了我们。我们也很难与他人分享这些知识,因为我们无法轻易摸透他人的心理状态。
1990年,有位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博士做了一个实验:把受试者分为“击节者”和“听猜者”两种角色。击节者在25首耳熟能详的曲目中(比如《祝我生日快乐》和美国国歌)选择一首,在桌上把曲子的节奏敲给听猜者听。听猜者凭此猜出正确的歌名。一共击打了120首歌,听猜者最终只猜出3首,成功率仅为2.5%。而击节者事先预测的成功概率为50%。
原因在于,击节者一旦事先掌握了某种知识(歌曲名),就很难想象缺乏这种知识的情形。他在击打节奏时,想象不出听猜者听到的是分离的敲击声,而不是连贯的歌曲旋律。所以,击节者理所应当觉得50%的成功率是可以达到的,实际情况却只是它的1/20。
那么,“知识的诅咒”应该怎么克服呢?
第一种是什么也不学,什么都不知道;第二种则是把你已有的观点改头换面,让对方能够理解。
这种情况普遍存在于老师和学生之间。
我妈有两个当老师的同学。
A同学成绩数一数二,初中毕业后(80年代)被师范中专提前录取了,难考程度相当于今天的211重点大学。
B同学成绩在中游偏下徘徊,复习了好多年也没能考上大学,直到年龄上限,不能再考,自费去读的大学。
毕业后,两人都做了初中老师,境遇却大不相同。
B很快成了市里的名师,她带的班级成绩遥遥领先,被留下来一直教初三。我也曾被送到她那里辅导数学。
A毕业分配到一所城区学校任教,她带的班级成绩排名却总在年级末位,被家长多次投诉后,转到了行政岗位,不再教书。后来,听说她还是想教书,申请去了乡下学校继续任教。
两人的不同际遇让人唏嘘,也侧面说明了老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的“知识的诅咒”。
A从来都是一名好学生,智商在平均水平之上,在她的知识体系里,很多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她不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也很难与他们分享她的知识。
B作为一名成绩不冒尖的学生,在多年复习备考的过程中,对知识点反复推演,形成了详尽完备的知识体系和解决方案。她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循循善诱、娓娓道来,迎合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的需要。
写作者也很容易陷入“知识的诅咒”中,你以为文章精彩吸引人,但现实的反馈往往不尽如人意。阅读量、传播量没能达到预期,甚至有读者提出读不懂,不知道文章想表达的意思。
这是因为我们太熟悉自己的写作素材,无法想象其他人不知道这件事情的情况发生,忽略了向读者介绍基础性的信息,导致读者无法读懂你的文章。
这就告诫我们,在写作时要进行必要的背景介绍,给读者一个基本认知。
推荐大家两个有效的检验方法:一是尝试着把写完的文章用讲故事的方式说给朋友听,中间卡壳的地方就是你需要修改的问题。二是把初稿发给几个不熟悉文章内容的朋友,问问他们能否读懂,对有疑义的内容进行修改,避免“知识的诅咒”。
仔细想想,你被知识“诅咒”了吗?
作为上司,是否觉得下属办事欠妥当,却忽略了他没有处理类似问题的经历。
作为父母,抱怨孩子连简单的加减法都做不来,却忽略了他还没上小学。
“知识的诅咒”告诫我们,不要以己度人。
《了不起的盖茨比》开头曾给过一句忠告:每当你想批评别人的时候,要记住,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势。
愿能多一些同理心,不论是写文章还是与人交往,与君共勉。
(GIF图片来源自SOO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