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夜行,一边开车一边听广播。
收音机里一男一女两名DJ,他们主持的这档节目不知算是音乐,或是谈话,又或者是综艺……
因为除了说话、放音乐之外,其中正听到的这个栏目,漫话诗词——又不知该如何分类了(权当是大杂烩了吧)。可能是跟“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风雅,走在路上借着难得的春雨又多听到一两篇诗句——于是,就把电台锁定在了这里。
DJ主持的一应一和不能不说热闹,关于诗词的解读不能不说丰富了听众的见识,一直听到插播广告,天添问我,你喜欢这个节目吗?
其实,并不怎么喜欢。
对于一个从小听广播,电台里的声音似乎就是生活中的背景,而随着曾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到调频FM,再到现在自媒体时代的“荔枝”、“喜马拉雅”……因时间积累下的凭借耳朵的判断,我想,我对节目不能不算挑剔。
除了通过声音认识有趣的人,也会对传统的电台广播越来越质疑,抛开喧宾夺主的广告不说,DJ难道只是话声音好听,头脑反应快,会在节目里和嘉宾聊天、和听众互动这么简单吗?
和现在电台主持越来越多的与听众互动的环节相比,我这个老派的人,真的还是更欣赏过去那种一个人安安静静地说话、一个人安安静静放音乐,一个人撑起一档节目的主持风格。
最早听广播,是和姐姐为听“小喇叭”还是“评书联播”互争不让,也足见相差3岁,姐姐的智商却比我高出不是一个量级。但也是因为总有争不过的时候,受到比我成熟很多的姐姐的影响,懵懵懂懂地跟着听到了袁阔成、《岳飞传》……心智在潜移默化中被启蒙,等到上了小学,就能够听像《午间半小时》这样新闻评论性的节目了,而在它之后的相声,段子就那么多,但真的是连轴转地听了整整一个童年!
从中学到大学,是从未间断的音乐档。除了盛行一时的点播节目,“中国音乐排行榜”的出现,似乎是一道分水岭,正是随着这个节目的出现和成熟,我也渐渐能够感觉到自己在音乐的审美情趣随之形成,而且,就是听到当年主持这档节目的观点犀利极具个人特色的音乐评论,忽然就对文艺作品的高低也渐渐有了自己的感觉和判断。透过一个节目了解一个人,透过语言感受到他的才情而生出欣赏,不必狂热,节目就是最好的纽带。
但名气这把双刃剑在把一个人送上名利顶峰的同时也注定会引向一条越走越窄的路。行走在锋刃之上是对个人坚持最大的考验。随着一把好声音背后锐利的思想撕开隔在主持人与听众之间的幕布,慢慢地,便会在电视上看到这个人的真容,从电台到电视,出镜机会增多,从音乐到综艺再到后来一些节目的评委……当很多人再也回不去的时候,我想,并不是他真的不再能够坐回到那间小小的演播室,而是从起点到峰值之间已经掺和了太多太多的选择和为之付出的代价……
而互动节目,不能不提的“飞鱼秀”。
当年被评为“最真的电台节目”,和现在有了微信平台的电台主持的差别究竟差在哪里?
主持人个人的素养以及借由节目表达的个中观点,既是一针见血却也温和有度留有余地(这可能也正是难得的界限的存在)。虽然是满嘴戏言调侃,但无论是对搭档或是听众,其实都一定是保持着尊重与接纳,并且从心里甘愿做对方的梯子。看起来是小飞永远不失时机地玩笑,喻舟心无城府地自黑接招,却搭起了无人可以替代的两人之间的默契。
再说回到最开始说到的诗词吧?
一句一句听下来,你总是能知道,无论是男的,还是女的,他们嘴里说的,无非是做节目之前准备的文稿上字儿。我能够听出念与讲的区别,因为一个是知识的搬运工,而另一个是见知的创造者。
简单搬运与整合创造和是否读万卷书,是否行万里路——可能有关,但也不一定完全有关。
因为每个人生来都曾经是搬运工,从听到周围人说出的第一句话,我们的头脑就开始了这种搬运的工作。上了学,就更是每天要把老师上课所讲一字一句搬进心里,我不知道那个转变是如何发生的,但是在听过昨天雨夜里的那档兴味了然的节目之后,我就想到,如果只是搬运也真难为从心里去喜欢这份工作,所以,才会在重现时让听的人也觉得没有意思。
对——只有自己先觉得有意思,纯粹的搬运才会在内在转化,形成新的创造。
真高兴,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热爱分享的创造者。他们把不知从哪里搬来的东西消化变成一个新的自己走到你面前,给你讲一个关于他和这世界的故事——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