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的说,加入读书营前就很忙碌,加入读书营后也很忙碌,没能全身心的完成每一次打卡和爬完所有的楼,但这不影响我有收获,当然如果全身心投入,收获应该会更大。
第一个收获(从时间顺序上说不算第一个),前天猛然发现的,就是自已一直觉得很忙,但好像很多事情并没有做好,但是因为在读书营不止一次财富共创中都有刘润老师的文章,我也有收藏不少,前天看了刘润老师的一天的时间安排,感觉自己弱爆了,我哪里忙了,思考了下,就是效率不高还自嗨
。深刻感知人生商业模式:勤奋+效率+杠杆。虽然一起知道刘润老师并没欧细品过他的文章,在读书营像是遇见了宝
第二个收获(从时间顺其实是第一个),猫叔扎心的“鸡汤 ”,虽然才第一次参加猫叔的训练营,但受猫叔影响已久,比如那句“让自己变得更好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猫叔的个人财富进化核心法则中:用什么去吸引牛人?看起来像什么(今天得到的反馈,我看起来像个精英,实际上我自我定位还是个打酱油的,所以迟早会成精英吗),还有猫叔提到的稻盛和夫的六项精进(虽是稻盛和夫的推行者,以前并不知道):
1.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2.要谦虚不要骄傲
3.要每天反省
4.活着就要感谢
5.积善、勤思、利他
6.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前几天在做总结和计划的时候脑子里总是浮现: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这个几个字
第三个读书的收获
目前为止只参加了一起读书打卡,只觉每本都是好书,也试验出来原来真的能2天看一本书
《读懂一本书》里说讲书是最好的读书,这坚定了我未来会讲书的想法,在去年这事儿其实有插曲。
怎么读:书的架构、开篇说什么、最有意义的案例是什么、最有价值的是什么
到一种什么程度:能这本书想到那本书(于我能这个税种想到那个税种,这个文件来下那个文件)就是质的飞跃
带给我们什么影响:不断的积累和练习,知识库越来越丰富,所有知识会逐渐建立起来,这种连接数的指数级增长,会令大脑更强健
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缺乏逻辑思维能力的人大脑特别懒,不愿意适用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是第一重要的能力,通过不断拆解和练习讲书,慢慢培养。(这点非常非常重要)
《财富自由》:
量入为出是永恒的财富公式。大多数经济成功的人,对自己的能力、技能和素质,以及如何将这些转化为职业、工作和企业,有一套独到的认识,他们有能力和远见,去审查环境、市场和社区的趋势,并以服务或产品确定未来或日益增长的需求,
《清醒思考的策略》是一本看起来就停不下来的书,揭示了很多真相:
1.修正的巨大作用
我们一直有个误区,会将每一次微小的调整视作一个计划错误,以为计划没有凑效,实际上,计划永远不会完全实现,战场不会按计划进行,法律也在社会变化和进步中不断修正。
2.坚守自己的能力圈
圈内是精通的技能,圈外的一知半解,甚至完全不懂。对能力圈的清晰划分,会令那些本不适合你却显得难以抗拒的请求突然变得可以被拒绝(不是有课就备了讲)
3.对待自己的宝贵资源-时间
你的关注点在哪里,你的生活就在哪里,每个瞬间都会只出现一次,谁能有意识地调动自己的专注力,谁就能从生活中得到更多,在摄入信息时,要像对待食物和药物一样挑剔、严格、严谨。
4.捍卫尊严圈
小圈子之所以比大圈子更有力量,一是因为尊严圈中存储的元素越多,这些元素之间就越容易起冲突,但你无法同时满足几十个优先事项,一是圈子中的元素越少,你对你自己信仰的捍卫就越坚定,捍卫效果也会越好,巴菲特曾警示:正因为承诺如此神圣,所以它的数量必须稀少。反思我自己不坚持原则,所以被别人浪费了大量时间,能力圈的建立需要1万小时,尊严圈的建立则需要一万次伤痛。
第四个,训练营参照
预备群,正式群,仪式感,崔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