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在简书上发表文章是2月16日,时隔至今将近2个月。今天,我为什么又突然想写了呢?
我反复思索着,一个词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焦虑。
自从我开始关注自身的成长,我比以前更加焦虑了,我急切地渴望成长,迫切地想要看到结果。然而现实总数给当头一击,每次都没有坚持几天就放弃了。
最近看到吴伯凡老师的一篇文章《写作禅:如何用写作驱走焦虑》,原来写作是可以缓解焦虑的。你觉得外界充满着不确定性、充满着恐惧,是外界让你焦虑,其实是因为你陷入了焦虑的状态。
确实是这样,我之前的写作对我来说却是一种压力,目的性太强,每天群内打卡要完成多少字,写的时候时不时还会看着字数,这种状态令我对写作产生了一种恐惧情绪,写着写着到后来不知道该写什么,也不想再写下去。著名的心理学家卡尔·荣格说过一句话:你越是反抗的东西,它不仅会持续存在,而且会变得越来越强大。
这篇文章给了我一种全新看待写作的视角。写作禅是一种独特的书写方式,是一种毫无反抗,毫无挑剔,全然接受,“我手写我心”的状态。这种写作不是有意识、有目的、有意图的去表达什么,而是将心里此时此刻的感受,巨细无遗的展现出来。伯凡老师针对如何联系写作禅,总结出了4条应该遵循的规则:
1、手不要停
2、允许自己写出最烂的文字
3、要精确表达
4、不要控制
这4条看似简单,但做到真正的放下,做到真正的不抵抗,像镜子一样,如实地映照自己眼前的一切而不做任何评判,不让任何影像驻留在自己心里。
于是我想从今天开始尝试这种写作方式,用行动来实践,看是不是能够缓解我的焦虑。
(以下正式进入写作禅模式)
先从我的焦虑原因说起吧。我时常思考一个问题,以我目前的处境,我怎样才能实现财务自由?我多次想辞掉现在的稳定工作(世界500强大型央企),去追逐诗和远方。然而,自己却是一个内心怯弱的人,从小到大不敢做出异于常人的选择。目前为止,我大部分的选择都是父母做主的。
我父亲是一个很强势的人,什么事情都要听他的,包括剪头发和穿衣服这种小事,他都会唠叨很多次。起先我还会跟他对几句嘴,后来我干脆就冷漠无视他的话。工作以后,我渐渐发现,我其实很想逃离他。
我现在没有和我父母住在一个城市,因为我不想他们来干扰我的生活。
为什么隔一段时间,我就想辞职,因为我想创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问题是我没有什么特殊才能,也不知道自己能够做成什么,也没有特别能吃苦的毅力。这些都是我的幻想吧。
于是,我又开始思考自己可以杀出来的血路是什么。编程?不行,我数学不行,而且看着代码也没有什么兴趣,我也不想做一个宅在家里的码农。做生意?我不喜欢跟人打交道,商业世界的尔虞我诈我也看不惯,我这种优柔寡断的性格估计也做不成什么大生意。朗读,这个我倒有些兴趣,每天读一篇好文章,我是可以坚持下来的。打篮球是最喜欢的业余爱好,以前大学的时候还练习过街球,工作以后就没怎么打了,现在身材走样,相比大学重了将近30斤(上大学时120几斤),体力和速度都跟不上了,但是依然很喜欢,每次打球都有快感。
写作,这是我认为最有可能杀出重围的一条路,起点底、成本低,所需技能少,操作方便,积累性强。另外,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看书。以前还经常看电影、看电视,现在基本上很少看了,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看文章看书,而且乐此不疲,容易进入心流模式。
至此,内心的想法逐渐明确,我还是老老实实上班,利用业余时间多看书、写作和打篮球(含街球健身)。希望自己能够每天坚持下去,让写作禅和打篮球成为大脑和身体放松的习惯。说了这么多,关键还是在做。不知不觉,通过写作禅已经码了将近1500字,感觉全身舒畅,有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试试,大家可以互相监督互相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