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第一次上课打卡。
听完怀左老师的课后,我深呼吸了一次,思绪万千。关于写作,仅凭一腔热血的自己,一路走来,有过简单喜欢的美好时光,有过对人事物不成熟看法而产生的沉默,有过看不清自己写作之路方向的迷茫,也有在职场努力历练后对前路的认清。
【1】喜欢,仅此而已
高考以前的我。
喜欢写写随笔。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就把它记录下来,不做过多的分析与思考,也不做沟通与交流,仅此而已。简单的认为,自己的随笔与他人无关。
喜欢深刻的语句。什么树最硬的地方也是它曾受伤最深的地方之类的话。偶尔也学着写一些类似的话。这被语文老师说是无病呻吟。当时不懂,不知道为什么自己模仿的语句会被说成是无病呻吟。
喜欢华丽的辞藻。清新、自然的可以,用几句文言文也不错。
那时候,时间过得很快。现在看来,或许仅仅只是简单的喜欢吧。
【2】沉默,不知所措
刚入大学时的我,还简单的很自我。
以为自己执意要念的中文专业可以延续自己对文字的喜欢。然而,人物性格分析、故事情节的剖析、人性、三观等等像一颗颗连续飞向我的子弹,颗颗命中要害。
我开始排斥,进而开始怀疑。排斥人事的立体性,怀疑自己最初那份对文字的喜欢。
那段时间,我选择了沉默。有不知所措的沉默,有怀疑的沉默,有想不明白的沉默。大学期间,除了应付作业,我没有任何输出。
那时候,时间过得很沉重。现在看来,或许仅仅只是自己的不成熟吧。
【3】迷茫,渐渐清晰
由于大学期间没怎么认真学习,以至于工作时不得不从零开始。
刚参加工作时,对自己工作的职责是什么都不清楚。每天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完成领导安排的工作(只能保证量而质有时候是打了折扣的)。
那段时间,现在回想起来,自己就像是一只没有灯塔的船,漂泊在雾气茫茫的大海里。而有一天,一位同事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在写公文的时候每句话都是有它的意义的,也就是目的。
这一语真的是惊醒了梦中人。目的性不强是我写作中其中的一个重伤。
之后通过不断的练习,从简单的假条、申请、通知到方案、报告、总结,虽然只是简单初稿的攥写,但也得到领导的认可。更让我柳暗花明的是,有些事渐渐清晰了。比如写作不仅仅只是写给自己看的。我不在仅仅自我的喜欢。
那时候,时间仿佛又明快了起来。现在看来,或许是成长溢出的快乐吧。
【4】报班,重新开始
报班,以前的我是想都不会想的事情。
而如今,我踏出了这一步。因为我渴望成长,渴望蜕变,渴望输入与输出,渴望表达自己,同时也渴望通过自己的文字能帮到更多的人。
“写作源于思考,一个人身上最有魅力的地方,无疑是他的思考能力。因为思考决定行动,行动影响结果。而真正的思考又是在生活中历练、体悟、觉察、反思之后提升的,需要我们不断积累知识,丰富阅历,扩展视野,并且常常反思。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独一无二的我们自己,就慢慢形成了。”
这句话是今天课程里,我触动最深的一句。
因为没有在生活中历练过,所以我只能沉默;因为没有在生活中深刻的反思过,所以我曾迷茫过。可以说,我是这句话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例子。
因为这句话,我更加坚信,自己没有失去自我,只是朝着更好的自己成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