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上一篇分析了Kotlin和Java语言的优缺点,要成为一枚优质程序员学习Kotlin还是很有必要的。
这是最近学习Kotlin所作的笔记,主要罗列的是比较重要以及容易混淆的的知识点,都是干货。
1.包的声明
package com.hewei.kotlindemo
var a = 1
fun function1() {
}
class Student {
}
与java不同的是,Kotlin中包名可以不用与源文件的目录结构对应,即源文件可以随意移动包名也不变,只要引用的时候加上就可以,例如其他地方引用就为com.hewei.kotlindemo.function1()。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相同包名的Kotlin文件不要定义重名的方法和类,除非所传的参数不同。举个栗子
package com.hewei.kotlindemo
fun function2() {
}
fun function1() {//编译就会报错
}
fun function1(s : String) {//正常
}
2.定义函数
定义函数之前先来讲讲修饰符,类修饰符open表示可继承(默认是final不可继承),访问权限修饰符普通的private,public(默认),protected和java相同,internal表示本模块可见
函数的定义我们只要通用性的写法就行,第三种应用的场景不多,前两种可以完美替代而且规范
fun sum(a: Int, b: Int): Int { // Int 参数(形参名:形参类型),返回值 Int
return a + b
}
fun printSum(a: Int, b: Int) { //普通方法
print(a + b)
}
fun sum(a: Int, b: Int): Int = a + b
3.定义常量和变量
kotlin中常量和变量的定义方式和js很像,var表示变量标识符,val表示常量标识符
var a:Int = 1//可变变量
val b:Int = 2//不可变变量
var c = 3//根据等号右边的值自动推断c的类型
var d:Int//定义时不进行初始化,则Int不能省略
4.NULL检查机制(非空类型和可空类型)
默认情况下我们定义的所有类型都是非空的。
//var a : String = null //错误写法,默认非空不能定义为null
var a : String = "111"//正确写法
val b : Int = a.length //由于a是非空类型,不会有异常
在类型关键字后面加上?就代表可以为空
var a : String? = null //正确写法,英文可空类型
val b = a.length //错误 会出现空指针异常
val c = a!!.length // 如果a为空这里会抛出空指针异常
val d = a?.length // 安全操作符?. 如果a为空就直接返回null
val e = a?.length?:-1 // 这里的?:是Elvis操作符,表示前面如果为空就会返回后面的值,a若为空返回-1
val e = if (a != null) a.length else -1 //等价于上面,条件判断的形式和java一样
student?.total?.boyCount//?.在链式调用结构中非常有效
5.类型转换和类型检查
每一种数据类型都有对应的转换方法toInt,toByte等等,还有一种类型转换方式为用操作符 as,举个栗子
var a = 1
var b : Byte = a.toByte()
var c : Byte = a as Byte
var c : Byte? = a as? Byte//as? 表示无法转换或出现异常时 返回null,是一种安全的转换方式
类型检测使用is或!is操作符。在大部分情况下,不需要在Kotlin中使用显式转换操作符,因为编译器会跟踪不可变值的is检查,并在需要时自动进行类型转换,如下
if (s is String) {
print(s.length) //s被自动转换为String
}
但是当编译器不能保证变量在检查和使用之间不可改变时,智能转换是不能用的
6.条件控制
其实上面部分地方用到了if条件语句,格式和java基本一样,有些特殊的用法罗列出来
val max = if (a > b) a else b
特殊点的就是when表达式,when 会将它的参数和所有的分支条件顺序比较,直到某个分支满足条件,when即可以作为语句,也可以作为表达式
when (x) {
1 -> print("x == 1")
2 -> print("x == 2")
else -> {
print("3...")
}
}
when (x) {
0, 1 -> print("x == 0 or x == 1")//0,1两个分支执行一样的操作
else -> print("other")
}
//可以用任意表达式(而不只是常量)作为分支条件
when (x) {
parseInt(s) -> print("s encodes x")//当x等于parseInt(s)时,执行此分支
else -> print("s does not encode x")
}
//也可以检测一个值在(in)或者不在(!in)某个区间或者集合中
when (x) {
in 1..10 -> print("x is in the range")
in validNumbers -> print("x is valid")
!in 10..20 -> print("x is outside the range")
else -> print("none of the above")
}
//另一种可能性是检测某个值是(is)或者不是(!is)某个特定类型的值
val hasPrefix = when(x) {
is String -> x.startsWith("prefix")//会将x智能转换为String类型
else -> false
}
//when也可以用来取代if-else if链。如果不提供参数,所有的分支条件都是简单的布尔表达式,而当一个分支的条件为真时则执行该分支
when {
x.isOdd() -> print("x is odd")
x.isEven() -> print("x is even")
else -> print("x is funny")
}
7.循环控制
for 和 while循环的基本语法和java类似比较简单,包括break 和 continue 都是一样的语法,这里就不做举例。
结语
这篇只是讲解了kotlin的基本使用的重要知识,可以看到和java用法的相似度非常高,部分地方需要做笔记,特别是kotlin的一些特殊操作符和特殊表达式,下一节将会做一些类和对象的详细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