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终于断断续续地看完了,心里松了好大一口气。
我想我必须坚持写读后感的习惯,以弥补记忆不怎么靠谱的遗憾。说来奇怪,我总在有过什么经历之后就碰巧看到了类似的书,又或许是,无论看哪一本书,某段故事总能教你联想到最近的自己。我很喜欢这本祭奠80后青春的《匆匆那年》,尽管现在的我依旧觉得我坐在80后的尾巴上操蛋的青春还没有结束。可是某些话你不得不承认某些人你不得不想起,某些看起来稍微丑陋的伤疤也不得不面对。
真是一本让人不得不煽情的书,真是一些让人不得不自嘲的回忆。
“不怎么想,但一直搁在心里。”38万的字我最喜欢这句,有些人已经与爱情无关,但还是在心里小心翼翼的存放着关于他的记忆,喝醉了或者看着女儿在公园乱跑的时候,会一闪而过又理所当然的忘记。
我不在好奇当最后方茴看到手机上闪烁的“陈寻”时是怎样的心理,也懒得想象当陈寻听到方茴的声音时是什么表情,对我而言,这个故事,跟作者恰到好处的搁笔一样,已经结束了,如果还有后续,那就是另一段故事了,我已失去了兴趣。
曾经以为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人和事渐渐模糊,曾经以为永远刻骨铭心的情感慢慢淡然,匆匆了好多年,只留下我们总是凑不到一起的伤感,独自怀念。
之所以喜欢这个故事,也不过是因为,我也陈寻过。
推荐这本小说给我的人问我理不理解方茴,我当时还没有看到结局不知道怎样回答,现在看完了,依旧不知道怎样回答,这本书是无所谓结局的,如同我们自己不着调的青葱年华。曾经以为一辈子要为之奋斗的梦想已经不再渴望实现了,曾经以为至死不渝的原则连边线都模糊不清了,所以,这个故事,在方茴选择伤害自己的时候我已经不相信了。
越来越恶心自己的煽情,2b青年总比文艺青年给人的侮辱感要少些,谁没有匆匆那年,谁不会独自怀念,而我们面对世界的时候,总还是坦诚的做一个,2b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