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岁,上蹿下跳,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世界在张开怀抱等待着我;三十多岁,充满干劲,觉得只要努力拼搏,坚持不懈,就能得到想要的一切;而到了四十岁,我才真正感受到生命的韧性,只需要去感受它,接纳它,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从不自知到自知,从自知到对抗,从对抗到控制,从控制到放手,从放手到臣服。在这本书中,我终于明白,原来这是一场“臣服实验”。
这本书的作者迈克•A.辛格,是世俗意义上极其成功的创业者和生意人,是瑜伽、冥想大师,是畅销书作家。他写的书,成为奥普拉最爱的书,在十几个国家相继出版,畅销世界,
他在佛罗里达密林深处创建了一处占地600英亩的静修社区“Temple of Universe”,该社区始于40多年前,已是久负盛名的瑜伽和冥想中心;他创办的第一个公司是建筑公司“Built with Love”,后来是 Medical Manager Corporation 的创办 CEO 和董事长,开发出全面改变了医疗管理行业的先进软件包;Medical Manager Corporation在1997年上市,1999年就有超过10亿美元的估值。
这本书是他剖析自己的内心,讲述四十多年人生旅程的心境。他如何从一个每日住在车里、帐篷里冥想的怪人,成为了一个大师级的人物。他的人生大致分为冥想社区、建筑公司、个性编程公司几个阶段。虽然商业领域的部分也很有挑战性和戏剧冲突,但是最让我为之心灵触动,甚至眼含热泪的还是最初的“觉醒”。
少年时代的某一天,他感受到两股力量在体内苏醒,其中一股在喋喋不休诉说自我意识。他试图驱赶这种声音。这时候他偶然接触到了冥想,将注意力集中在腹式呼吸中,一种温暖流动的力量渐渐强大,最后所有的意识和周围的一切都消失了。他迷恋上这种力量,能切断恐惧,顺其自然地平复心境,训练自己接受生命之流展现的东西。
比如下雨就让它下雨,天晴就天晴,不抱怨天气。这是一场臣服实验,规则非常简单:“如果生命让一些事情发生,那我就把他们都当做是来引渡我的;放弃个人的喜恶,尽最大可能去尝试,让生命之流来掌握一切。”
这一种感觉让我为之颤栗,我真的就是用这种心态在生活,去接纳一切,不抱怨,不用自己的喜好去影响心情,当一个机会来到我的面前,我的第一选择一定是“尝试下吧”,这一定是生命中的一个礼物。
一次考试前,他在冥想结束中随意翻阅了几页课本,结果考试卷中的三道题真的就是他随意翻到的那三页书上。读到这里,我哈哈大笑,太懂这种感觉了,这些不断的正反馈,会让你会更加臣服于生命本身。
也许会有人说,这不就是等待幸运的降临。我觉得完全不一样,臣服的心态是全心全意做面前的事情,尽力做到最好,不计较个人得失。他克服自己内心的壁垒去接受命运带给他的“任务”。他帮助一位校董做毕业设计,然后获得了一个教师的职位;他在朋友的鼓励下邀请印度的瑜伽大师们来讲学,结果建成了瑜伽社区Temple of Universe,然后又机缘巧合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再后来无意中接触到电脑,结果建立了自己的软件公司促成了整个美国医疗体系的电子化改革。正如辛格所说,他在开始这一切的时候从没有想过结果是什么,只是去做生命安排给他的一项项“任务”,结果生活带给了他一切。
我觉得这是一种放弃怀疑和纠结,不去内耗。正念和积极会带给我们好运。“没有要做的决定,有的是你和你面前的事的交互。认为我要去做决定,是因为我有各种牵挂、欲望和恐惧。唯一能帮我们的,是放下、释怀。如果你能放下自己的这些欲望和恐惧,那就没有什么决定需要做,剩下的只是生活本身。”
这本书很适合当下40岁我的心境,如果早十年看到,我可能不会理解;也可能十年之后,我不一定会赞同这个观点。但是,至少在当下,它让我纵身一跃进生活,从其所欲,皆得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