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于我而言,就是一块藏在心里的土地,那里有关于梦想的热血,也有关于忘不掉的柔情。
成都之行已是向往良久,然而我并没有多大期待,就像是为了一个未完成的任务。
我怀揣着小心心翼翼的心情踏上这一短暂的旅程,没有规划。
关于“成都”这个词,是几年前某人在朋友圈转发了一首赵雷的《成都》,那是我第一次接触这首歌,也是第一次让我在内心对成都赋予了深刻的意义。时值当年几经转展思虑之后有一个考入川大研究生的梦想,其实这个决心无非也就是依托于对成都的向往,别人口中的成都和我心之向往的成都。
无意间的一个决定,却因为这一首歌让我有了坚持的勇气,考研期间那种无数次想要放弃的时刻都是这首歌在支撑着我,虽然最后与川大失之交臂,但收获的是那份坚持以及对民谣的喜爱。
这首本与梦想无关甚至是有点悲凉的歌,却成为我心中的梦想进行曲。至今,每当听到这首歌,心中都仍有一种激情油然而生,所不同的是多了一种柔情,那个隔着火锅味唱成都的人和当年那个无所顾忌的自己。
来重庆一年多,却始终没有去那个离我只有一个多小时车程的成都,就好像是害怕从此破碎了对于成都的幻想。那天和某人聊天之后我竟莫名奇妙的觉得自己可以去一趟成都了,所有的情怀都应当画一个句号。
在高铁上刷到一条关于成都失恋博物馆的视频,奔着馆内的装饰,第一个去地方居然是失恋博物馆。我如一个旁观者看别人的失恋故事,如果是以前我可能会跟着别人的情绪失落万分,但现在我最多用“好感动”三个字打发自己的情绪,并非我心如木石,只是因为身边太多悲欢离合的故事。长大的过程,也是面临得与失的过程。
传说中的春熙路,其实不过是比较繁华的大街,每个城市相差无几,成都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满大街都是熊猫的标志;对太古里的印象,仅剩几个网红拍照地点,不知道为啥会突然想起天津的风情街,很显然他们是不一样的;方所书店里的特色,是文艺与复古的味道,可是我并不觉得在里面看书有多舒适;锦里小吃街的热闹,当琳琅满目的美食呈现在面前时,唯有秋刀鱼是最爱;大熊猫果果真可爱,原来大熊猫爬树那么厉害,颠覆了我对圆滚滚的身躯的认知。
虽然成都与重庆同属大西南,但是成都那种敞亮是重庆永远都不会有的,重庆的魔幻也是成都永远赶超不了的。或许是本身降低了期望,又或许是那种对于新鲜事物的追求,成都让我有一种让欣喜的感觉,这种感觉不同于江南水乡带给我的诗情画意,不同于中原腹地带给我的深沉辽阔,更不同于繁华大都市带来的灯红酒绿,应该是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感觉。
和老朋友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去小酒馆的门口看了看,玉林路上畅谈过去,原来那些存在于心底最深处的场景,也可以如此简单呈现,那些藏在心底最深处的人,才将是永恒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