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13日,中央一号文件印发。这是21世纪以来第20个聚焦“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目标的第一份指导性文件,一以贯之地传递着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文件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党中央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建设农业强国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一脉相承、目标一致、过程统一,要促进农民富裕富足、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助推乡村振兴打开新局面。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社会发展的首要条件。为了端牢端好中国人的“饭碗”,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保证农产品稳产保供已是必行之策。各地要立足基层,从当地村情农情出发,发挥当地特色,建设科技含量高、切入市场准、产品质量好、当地特色足的乡村农业模式,才可让农业真正成为支撑乡村振兴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把党中央提出的重大任务转化为基层的具体工作,抓牢、抓实、抓出成效。”基层党组织要服务好“三农”建设,首先要深入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常态化整顿软弱涣散村党支部,强基固本,把“根”扎牢。同时,要严格落实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四议两公开”等基本制度,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和影响力,让基层党组织扛起党建引领“三农”建设的“大旗”,把中央对“三农”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落实,有效推动乡村振兴。
在贯彻党的二十大开局之年,用好党管农村“法宝”。关渠村党支部早动员、早部署,带领党员群众学透文件精神,根据村情农情特点,制定符合本村实际情况的举措,全面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只有做大做强产业基础,才能更好带领群众致富,关渠村党支部将坚定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第一要务的认识判断,坚持支部引领产业方向,抓好实体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一是做大瓜菜产业规模。盘活闲置土地800亩,改造中低产田500亩,打造绿色瓜菜种植基地,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经营;引进宁夏贺兰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种植西兰花和紫甘蓝1200余亩。
二是做优乡村民宿产业。按照乡村休闲旅游发展思路,采取支部统一开发,投入300余万元建设长河新村民宿项目,盘活带动闲置房屋,设计多主题房屋类型,房屋资产集体统一管理;企业统一运行的模式,企业以每年每套房屋2万元的标准投资分红,确保集体经济资产固定不变,保本分红逐每年增加;同时建设采摘温棚20栋,延长休闲旅游业态,提升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三是做强养殖产业基地。稳步推进塞上·金河乳业5000头牧场建设项目,建立“支部+公司+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发动群众个人入股30万元,以入股形式参与产业效益分红;带动回乡创业青年建设肉羊养殖基地一处,发展肉牛养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