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美女,作家,性侵,自杀。这5个关键词全部汇集在林奕含身上,就是一出个人悲剧:童年被性侵的痛苦,可以一直延续到成年。
林奕含之前,性侵并不少见。林奕含之后,性侵仍不会消失。可林奕含的死,总要给我们一点警醒。不然,这条年轻的生命就太可惜了。
媒体根据调查报告计算,平均每天有一名儿童遭受性侵,而且实际情况比这还要严重。这种事,落在任何一个家庭,都是100%的灾难。
值得注意的是,儿童性侵案的实施者往往都是孩子身边熟悉的人。老师,邻居,远亲,或者是父母的好朋友。
熟人对于普通人来说,意味着信任度高于陌生人。你可以把孩子暂时托付给熟人,但不可能托付给陌生人。
同时,我们在熟人面前的尊严感也更高。你开车上路和前车追尾,原本怒火中烧,结果下车一看对方是老相熟,也就拍拍肩膀大事化小了。
父母相信熟人,自然愿意把孩子托付给熟人。而孩子一旦被熟人性侵,即便和父母说,父母也不太愿意去相信这种事。如果是真的,自己的面子往哪搁?
托付这个动作,面子这个名词,都成了无知者最无辜的标签。
性侵对于任何人来说,无论男女,都是苦难。性侵给儿童造成的伤害,更会伴随一生。林奕含的死,就是明证。
买彩票的人赌的是被那几千万分之一的幸运砸中,买保险的人赌的是被那几千万分之一的不幸砸中以后,还能绝地反击。
你不能说,谁更高级。不过,有风险意识的人要算智者。智者的最特别之处,是有办法保护自己和家人。
拒绝苦难,需要招数。即便苦难来临,也得有应对之法。最起码,需要懂得及时止损。这本来不是什么大道理,却不是人人都能办得到的事。
几乎所有的父母都爱孩子,也几乎所有的父母为了孩子可以牺牲一切。但在防止孩子遭遇性侵这件大事上,却有很高比例的父母完全无知。
这没什么奇怪的,这样的父母往往拥有一对同样无知的父母。你如果学过相关知识,又怎么会对孩子有所保留呢?
但是你又不能完全去怪在这种事上无知的父母,他们或许也很无奈,自己也没从父辈学来什么干货。
林奕含的死,意义就在于此。她让更多年轻的父母有了一个认清性侵危害的机会,也让无知和无辜同时有了减少的可能。
活到老学到老是有道理的,能让自己进步能让孩子更好的知识都值得花点时间去投入,更何况保护孩子身心健康的大事呢。
无知的盾保护不了无辜的人,只会让你看起来更可笑。所以,保持学习力吧,即便不是为了进步,也是为了保护,保护自己和家人。
最后有两句名言送给你。一句是:每一个研究人类灾难史的人可以确信,世间大部分不幸都来自无知。另一句是:任何时候都不应自诩无知,无知就是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