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苏北小城,显得格外朴实,人们穿着夏装,沉默的行走在城镇之中。唯一热闹的便是河堤的杨柳和鸟雀,风一吹便翩翩起舞,似乎是自然献给忙碌的人们的一份礼物。
我骑着自行车,贪恋着迎面的微风,这大概是夏天最美好的时刻,望着远处的地平线,心仿佛被提了一下,抑制不住的泪水,那是我二分之一的青春。不知从何时开始,大家挂在嘴边的开始是时光荏苒,日月如梭这样的词。近几年来,媒体宣传的多是"旧时光",国产青春电影的鸡肋,毕业季的伤感,似乎青春才是人生最宝贵最值得怀念的东西。
事实果真如此吗?君不见,古今中外那些站在思想巅峰的人们,并没有止步沉溺于青春,而是继续行走,去探索更多的真理。
自青蒿素的发现,整个医疗行业跟着沸腾。而当采访发现者屠呦呦时,她没有接受荣誉时的光环和窃喜,只是一副淡泊以明志的样子,但背后却是不停进取的决心与毅力。年至八旬,距离年少也是很遥远的事,在她们的年代,青春的主题曲不是伤春悲秋,而是拼搏梦想,打造一颗火热的心只为报效祖国。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狂热或郁郁的青春,从不是用于沉溺循环,而只是弯弓射大雕的准备。
梦回唐朝,不夜城的坊间,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李白,有"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的白居易,还有"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的杜甫。而,这些璀璨如星辰的诗人,谁不是从青春走来,也更是与生活厮杀周旋,表面的声色犬马抵不住内心的火热。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从古至今,变的是故事,不变的是对生活的进取。少年如花,繁华似火,可少年更如树,坚韧向上。
生活,一半是回忆,一半是继续。赫尔曼·黑塞在《获得教养的途径》中讲道,真正的教养一如体育,随时都可见终点,却也没有终点。我想说,青春一如体育,随时都可见结束,却也不会结束。也不应该过份渲染毕业季,青春,因为正如童年后迈入青春期,青春期过渡到社会,不也应该心态放平和吗?
海不语,只是默默奉献自身的资源;天不语,只是静静描绘不同的天气;山不语,只是淡淡站成巍然的姿态;生活不语,只是一边进取,一边挥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