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孤独的,生活是庸俗的。在看《平凡的世界》这一个星期和好朋友聊天的时候,我说到了这句话。
因为这本书的评价不错, 很早以前就想看这一本书了,带着些许期待去体验另一个精神世界。
这本书我是在kindle上看完的。当我看了几页时,我就意识到这个世界我从未来过,可是我是农村的,在开始时我想到我的家乡,我的父辈,爷爷辈,一定经历过同样的年代。作者对农村生活的描写十分生动,尤其是对农村景色的描写总能让我闻到乡土草木的气息。改革开放以前的,孙少平一家正处于温饱问题都没解决的情况下,即使少安和孙玉厚是庄稼能手。在那样一个时代,集体的概念大于人的概念,人们的个人私欲被贬低得一文不值,阶级斗争大于一切,那个时代的人是迷茫的,同时又是充满激情的。
书中作者通过政治洞察人性,反映中国农村一个时代的政治面貌。虽然文中有很多对政治的描写,这些人像一张网命运联系在一起,但是从作者对政治的态度是公正的这是有人情的,田福军应该就是作者理想的政治家。他正直,敢于实践,有魄力,对上级尊重对下级关心,唯一不足的是在人情关系的处理上有些不足,文中很多事情都是通过人情来解决的,老百姓还是以家庭背景来论高低,可是这正是中国政治生活的一个写照,是人就会有人情,人发现不平衡就会有背景,只有制度才能够限制不合理的人情。
对生活充满希望,对命运却无能为力。
由于孙家的光景不好,孙少安小学毕业就成了家庭的主力,他正直,果敢,善良,在集体时代他是一队的好队长,改革开放后又是改革的先锋模范。他弟弟少平,不同于哥哥的是他有更多的知识和更高的理想,他胸怀理想,却又耕耘现实,他不抱怨生命,自尊心强,用自己的劳动创造自己的价值,给人的永远是一种正能量。然而他们的命运并没有一马平川,他们受到生活冷漠的对待,却一直没有放弃责任和希望。
在爱情上,作者是向往纯洁神圣的爱情的,又不忍心破坏。孙少安和田润叶青梅竹马却不能冲破世俗的门阀,爱情屈从了命运,当然孙少安和秀莲是般配的,秀莲一直都深爱着少安和他的家庭,在孙少安收到现实的冷落时只有秀莲才能够给他最大的爱抚和支持,孙少安和田润叶是理想的,而少安和秀莲是合适的,他们之间都是真正的爱情。一个人一生能够两者选择其一都是幸福的。
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是高尚纯洁的,他们起于友谊后又发展成爱情,然而他们却冲破了世俗的门阀走到了一起,他们志趣相投,理想上相互鼓励,精神上相依,可是到最后,晓霞的牺牲,让这份纯洁的爱情永远定格了在他们相约的山上,留下对过往的无限思恋,让读者痛心,正如月有阴晴圆缺,伟大的爱情总是凄美的。
金波和不知名的藏族姑娘,两人语言不通,没讲过几句话,只是通过悠长的歌声定下了情谊,可是还是没有逃过世俗的阻挡,六年后,金波开着车不远万里再次来到青海时,那时的军营不见了,养马场不见了,亲爱的藏族姑娘和那优美多情的歌声不见了,只留下金波忙碌寻找的身影。不是真正的爱过,又怎会疯狂。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爱情也如此。
每一部经典的小说都是作者用心营造的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带有作者对生命的热爱,赞美,控诉,批判和向往,我们读者在翻阅的时候也在经历这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带着向往生活,超越自己生命的长度和宽度成长。不过每一个人由于不同的经历,对一本书的感悟是不同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平凡的世界》是一个时代的写照,作者理解的中国的一个缩影,虽然有着作者本身的革命集体感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不那么容易理解的,但这本书依然不失为一个伟大的作品,在此拜读完后,写下这份浅薄评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