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如约而至。设立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高度重视,目的是提高全社会对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意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推动下,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取得显著成就。五彩斑斓的文化遗产与雄奇秀美的锦绣山河共同铺展出一幅新时代欣欣向荣、生机勃发的动人画卷。延绵后世、惠泽人民,文化遗产成为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宝贵资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
坚定文化自信,认同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基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更应该坚定文化自信,认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勇于担当使命,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传承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更是每一个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中国人的责任,我们要传承好历史先辈交给我们的文化瑰宝,做到深挖内涵,弘扬精华,与时俱进,创新发展,要勇于担当起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奋勇争先,踔厉奋发,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出属于我们的一分力量。
创新传播方式,让传统文化更好的融入现代生活。中华传统文化也需要与时俱进、以现代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我们要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我们需要运用自己的方式,更好地汲取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智慧,焕发出中华传统文化的新活力,利用科技的力量使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生活,能让我们更加直观地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博大精深。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我们要认同文化、传承文化、传播文化,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助力文化传承,用创新的思维挖掘传统文化,用现代技术更好地演绎传统文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站在舞台的“C”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