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读《干法》和《阿米巴经营》时,我问了自己几个问题:为什么是这两本书?为什么在这个时间点读?读的目的是什么?
后来我发现,两本书放在一起读是一种巧妙地结合。阿米巴经营就是以哲学为基础提出的,而《干法》主要讲的就是经营哲学,包括生活和工作的哲学。所以有人会很诗意的把它当成是幸福感类书籍品读,这种思考恰到好处。《阿米巴经营》讲的是具体如何执行,比如你要量化授权、你要独立核算、实现利益最大化。
WHY阿米巴?
阿米巴是一种虫,灵活多变,适应性强,从生物角度,对人体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容易引发重症疾病,放置于商场、战场中,这种小而美的单位体是很有生存意志和竞争力的,稻盛和夫以此命名,可见其厉害程度。
HOW阿米巴?
阿米巴可行么?当然有可行之处。阿米巴容易么?当然不容易。
阿米巴经营和一个公司的员工发展、组织建设、企业文化及战略目标设定相辅相成,互为反哺的关系。如果没有好的企业文化作为支撑,没有好的战略作为指导,阿米巴模式大概率是行不通,要走向失败的。
阿米巴经营理念是“敬天爱人”,经营原则是“追求销售最大化和经费最小化”,用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化利润,最优化资源配置,其实就是商业的宝贵和可爱之处。
阿里巴巴实际上是个很好运用阿米巴模式的公司,马云爸爸确实是聪明,他真的领略到了阿米巴的精髓。鼓励员工要为自己工作,只有为自己工作,才能够全情投入的为公司工作。不仅获得了丰沛的物质奖赏,更有个体的成长和进步,以及源源不断的精神归属、认同和成就感、幸福感。
工作的本质是什么?马云说,工作是一场修行,做的是工作,修的是自己。洛克菲勒说,工作不是为了最终的利润收益,而是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稻盛和夫说,工作可以提高心性。异曲同工之妙在于他们说的都是回归人本身,工作是为了自己。
人天生就有劣根性,人性是自私的,人性中必不可少存在弱点。所以工作的过程就是和自己弱点进行对抗、竞合的过程。稻盛和夫的《干法》这本书本质上是用来对抗人性弱点的,对抗意味着你要做到这些诸如每天反省自己之类……这是反人性的,然后你会发现基本没几个人能做到,所以创业是一种反人性的行为,创业者每天都忧心忡忡、不定期焦虑,昨天还是灰心丧气,今天你又可以看到他精神抖擞,这是什么,他们拥有某种共同的特质,内心拥有上十分强烈的渴望和力量,这个过程是痛并快乐。
日本很多企业都是学习型组织,日本丰田对美国福特的战胜就依赖于学习型组织的成长。阿米巴经营依赖于学习型组织,和企业文化的驱动。阿米巴模式能够为企业培育具有经营意识的领导者,每个团队中的“巴长”需要具备综合素质,需要不断学习,要懂点财务,懂点人事,懂得关心人、影响人和吸引人,你要点亮自己,还要能够点亮别人、成就别人,需要有开源节流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要能担责,并且拥有被讨厌的勇气。
阿米巴是将董事长一个人的操心分散给每个团队,并将这种操心掰开揉碎、咀嚼下咽;是把一个人的成功分享给每个团队、每个人,既成就自己,也成就他人。很大概率上一个“巴长”出来基本可以进行创业,这说明你的阿米巴是成功的。从阿里巴巴出来的大部分人创业还是比较成功的,他们拥有聪慧的头脑、果断的决策、具有非凡演讲力,他们大概率能做到去影响一部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