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开场对我来说代入感还是比较差的,几个场景的镜头轮番切换,对我这个对朋克精神并不是很了解的人来说很是混乱。
一开始,导演单一并且着力的表现着崇尚一群德州崇尚朋克精神的小镇青年的反叛,惰轮,穷困潦倒,以及在社会上处处碰壁的画面。实话说在前期我以为导演整部剧都是在以朋克青年作为反面形象。但是在一些细节的表现方面,比如他们在开演唱会时得知小杰克是第一次看演唱会 ,他们就毫不犹豫的给小杰克最想要的礼物。
社区中的青年主要分成两个派别,一方就是没能去上学崇尚朋克精神的乐队青年们,而另一方就是在高中上学穿着牌子衬衫卡其裤的橄榄球队的年轻人。直到这两队人在一家快餐店相遇时,他们的矛盾才正式向我们展开。橄榄队的年青人因为朋克怪异的装扮,所以一直对朋克行注目礼,所以两队人中间就爆发出一些矛盾,这为后面表现出这两队人是世仇的事情埋下了伏笔。
橄榄球队的老大无缘无故的开着肌肉车对着朋克青年轮番侮辱,最后他们踩着油门带着胜利的笑声去参加橄榄球队的party,在party上老大强迫着他们喝下玻璃水,最后一些年轻人为了仍让他们的老大开心不得不去屈服并要显得很开心很自愿,好让他们老大开心。在他们之前两个警察因为碰到两个朋克年轻人在街边喷漆于是就闯入了朋克年轻人的基地并不停的侮辱他们 。而同一个警察遇到橄榄球队的年轻人聚会喝酒只是简单的让他们离开回家,最后还和几个领头人握手道别。
或许是有着橄榄球队背后的参与,才使得朋克青年被警察抓住,而橄榄球队的队员不时地侵犯着朋克青年的领地,让他们觉得很有危机感。于是他们打算去反击,本来只是一次日常的街头年轻人的打斗,但是上次被橄榄队老大欺负过的年轻人为了讨老大的欢心,不惜开车压死了一个朋克人,没有人报警,所有橄榄队的成员的离得远远的。直到早上警察的到来。
不管怎么杀人是要偿命的,但是死去的朋克青年并没有得到理所应当的伸张反而在法庭上被律师颠倒黑白,他们认为衣冠不整的朋克青年命就如此,他们就该这么死去,而杀人的高中生是为了伸张正义,不得不去去杀死一个朋克青年。没有人去责怪那个开着爸爸豪车用着最贵律师的高中生,也没有人去同情一个衣冠不整没有去念书的朋克青年。仿佛一切都应该如此。法律,民生,与情理似乎在这里没有任何的用处。只有钱 在这里才是最有用的。
现在,我们每个人都是在学生时代过来的,或多或少的都会接触到一点校园暴力,在校园暴力面前,学生无法声张,大部分的学校也选择沉默是金。我曾看到过一群五六年级的孩子在学校门口拿着甩棍,棒球棒等武器群殴,没有人选择去报警,家长选择接到自己的孩子后快速的离开现场,各个看护所也选择闭门清静。我更看过一整个烈士纪念公园变成了市区孩子周末解决矛盾的地点,有时不止两队人马选择开战。我更见过在医院旁边被杀的中学生,医院近在咫尺,却也无力回天。
我这个年纪都开始说年纪越大胆子越小,不敢去惹事,因为我们知道后果是什么?所以在我们这里有句话:宁可惹到黑社会也不要惹到小混混。他们什么都不懂,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失手杀人。有时候仅仅是因为一点小事。所以说不要让我们的城市变成一个炸弹之城,别让我们懂得下一代变成一个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