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学习之‘’道‘’,加入小灶学习的这段时间可谓茶饭不思,水深火热阶段。
日思夜想的就是晨读感悟这一档子事,一般就两种状态:
没完成,内心焦虑,慌张。
完成了,心情舒畅,愉悦。
对于晨读感悟的完成时间我没有刻意思考过,更谈不上定时定点。
有时候,看完晨读,就顺手copy粘贴放到备忘录里,再看,对于有感的节点,我就开始用自己独创的写作大法,添添加加,若凑巧勾搭的顺利,一个小时左右也就写完了,嗯,要问写完有什么感受,一个字,爽,不对不对岂一个爽字了得,仨字吧,爽歪歪!哈哈,我也经常兴奋的在小灶群里尖叫着转圈圈。
有时候,看完晨读,无感哪!那就干别的吧,或是去群里闹,或是闲聊,又或是看会儿闲书,别看闹得欢,心里可是慌着呢!念念不忘啊!感悟没写呢!心心念念的,搞得人性情大变不说,吃啥都觉得食不知味。游荡一天,一看时间都10点了,写,硬着头皮写。先估且不论写的质量,能完成任务,那也是极好的。
总不能这样吧!得想个办法呀,芭芭拉·奥克利所著的《学习之道》中谈到学习要张驰有度,给自己每日时间中安排重要的一项内容:每日目标完成时间。明确规定自己每天几点完成所有任务。这样一来,就可以按照这个时间来安排自己全天的工作、学习计划。看着不错以后试试看喽!
学习要保持张驰有度,计划什么时候放下手中的活,和计划什么时间工作一样重要。
学习是枯燥无味的,经常给自个儿找乐子,内心戏比较多……
A:针对剽悍晨读分享的每一篇精华内容写感悟,这可不是一件小事,这可难着呢!
B:猫叔内容组都是什么角色,高配置的榨油机,人家把一本书愣是榨成几句话,让你悟呢,你想干啥?难不成你还想再榨榨?不照镜子啊!得,一边呆着气。
A:哎~不,不是,这感悟还不是得写哇!冤哪!
B:先说说什么叫精华啊?那是精致的浓缩液,你得先消化,再吸收。
A:说的跟眼霜一样一样的,那擦脑门上得了,吸收多快啊,秒吸……
B:去,你咋不喝了哪,上脑又走心(白眼)。人家给你一概念,你怎么消化吸收啊!背会就完了?你得先理解了,再去思考,翻来覆去、绞尽脑汁的思考,思考够了明白了就算消化了。
A:这还没完呢,咋吸收啊?用嘴吸啊?
B:用嘴吸?你傻呀?净瞎整,你得捯饬,用自个儿的话再捯饬一遍,这捯饬来捯饬去的,你就吸进去了。知道不?
A:?……
B:这消化吸收,不论是中国成语讲的老妪能解还是达尔文的概念简单复述法,都讲究一个捯饬,自个儿捯饬,用你想到的最简单的方法去解释那些古板复杂的东西,这个过程就是你消化吸收的过程。
在学习中发挥老妪能解的精神,通过寻求简单的语言或者方法来解释一些复杂的概念,有效加深你的理解。
记得小时候玩跳绳,除了单人速跳,双人速跳以外没啥花样,玩着玩着就玩腻歪了,大家总会在烦闷的时候研究新玩法,后来跳绳就变得五花八门,加花、麻花跳、钻绳嘿嘿,花样可多了。
你还别说,学习也有卡壳的时候,有时候晨读的节点还真是多啊,写着写着就卡壳了。
(内心戏上演)缺心眼儿啊!写不出来,不会先放放,要不穿插着写其它点儿也行啊!咋就一根筋呢?实在没点儿可写,又写不出来,看看书,找找灵感;要不到群里撩个话题讨论讨论,我就不信了,这么大一活人还能让niao憋死。跳绳能变着花样玩,这学习也得加花。
总结一下,学习不仅要张驰有度,巧用老妪能解,而且要学会善于利用穿插练习,开启多能识别模式,活学活用,触类旁通,快速掌握一门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