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多岁的时候,没有时间,没有钱很正常。但是你那一点点的时间和钱用在了哪里,决定了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今天下午和本田健老师开会讨论接下来的在行动派的课程。
部门的姑娘问到了一个金钱相关的问题:
刚工作不久,也没有多少钱,我该怎么办?是学习存钱呢?还是投资学习?
本田健老师说,我不推荐年轻人在30岁之前存钱。
一是你存不了多少;
二是你也没有能力让这个钱保本,更别提翻倍;
与其这样,不如投资自己,让自己增值。
用你仅有的那一点点钱和时间,去投资自己。
2.
技能教育是最不挣钱的,你要提供的是解决方案
今天下午主要是讨论接下来做什么课程,
知道本田健老师已经在日本出版过100多本书,700多亿日元的版税之后。
我特想让他老给我们讲讲如何写作。
写文章已经有山口拓朗老师的《superwriter国际写作课》了,但是对于想出书,或者出过一本书,想继续下去的人,大家却没有多少经验。
我之所以觉得这个课程基本不用推广就会被大家抢购报名,是因为国内暂时没有相应的竞品,另一个是,把本田健老师的书往教室一放,就足够权威了。
本田健老师说,这个课程当然可以,但是我们再设计课程的时候,要考虑对方上完这个课之后,还能走我们的体系中做什么。
技能训练是我们解决方案的一个环节而已,而且是最最不挣钱的环节。
我们应该提供的是一个成长体系,于是他给我们画了一个life operation sytem:
这个系统和罗振宇的“自带系统,随处插拔”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也让我想到了古典老师做得到app中的(超级个体)专栏中的技能地图:
有了这样一个解决方案体系,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成长周期的小伙伴,都可以做这个体系中找到自己的“成长解决方案”。
你的付费用户中成长,你的体系也中成长,粘性就产生了。
3.
能写一本书和能写3本书的能力是不同的
我们写一本书的时候,总想将自己所有的东西一股脑地全部放进去,可能觉得这样才能让第一本书有料吧。
这对读者当然是一件很有诚意的事情,但是对于写作者来说,确是个灾难。
因为你不管自己成熟不成熟,一股脑的倾囊相授,会导致一个结果,就是你第二本没东西可写了,你会发现你写来写去,都会中第一本中找到影子。
写一本书和写三本书的能力是不同的。
写一本书靠胆量和运气就可以了,写三本就需要系统的思考。
比如不要一次将洪荒之力都使出,而是部分叠加:
也就是第一本书里的一部分内容,变成第二本书的内容部分叠加;第三本和第四本叠加。
第二种方法是,先设计体系,然后去一个分支一本书的去写。
比如刚才提到的life operation system 中的不同领域和不同年龄段,都可以写不同的系列书籍出来。
end.
想深入了解彭小六,请点击彭小六私密群招募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