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者基本情况:
38岁,自由职业,有个五岁的儿子
当天印象深刻的事:
带娃去上语言课班,被老师说娃进步很大
画前心情:
比较轻松
绘画的过程:
顺畅愉快的画完
画后的心情:
觉察到我和儿子,我和已去世的妈妈的亲子关系的联系和不同
舒缓中感到释放 和感恩。
画面故事:
画了两幅,两只兔子的是我和5岁的儿子,我们正在离家不远的草地上一起玩耍,阳光明媚,绿草芬芳,我们都很开心的牵着手,小兔子跑向我,我正要把他抱起来。
另一幅是我和我妈妈,大母鸡站在雨中,翅膀下面是两只小鸡,母鸡虽然羽毛淋湿了,但是她依旧撑起翅膀为孩子挡雨。两只小鸡是我和姐姐,那只向翅膀外好奇地打量的小鸡是我,有时雨并不大,我也想自己走出去。
动物类型:
两幅画中的都是同一种动物
距离关系:
兔子母子的距离更近一些,有亲密的肢体接触
母鸡母子虽然离的很近,但是并没有亲密的交流,没有紧贴的肢体接触
听课感悟和启发:
兔子的那幅是不暇思索地画出来,可能学龄前的孩子比较容易和母亲构筑起“母慈子孝”的美好亲子关系吧,和孩子一起做游戏也是我放松自己的一种方式。而我和母亲的关系我在开始画前想了几组动物,最后还是觉得雨中的母鸡和小鸡比较恰当,妈妈一直让我们生活在简单安全温暖的世界里,甚至在我们要做出一些新尝试的时候,也要我们避开可能的风险,选择在能力范围内更稳妥的抉择,我在成长过程中渐渐的想多走出去,最后那个离妈妈渐渐远了的是我。直到自己当了妈妈,才深深理解妈妈骨子里为孩子的担忧。可能我又担心随着儿子的长大,他也会有很多他自己的想法和抉择,我不愿和孩子成为敌对关系,也不想成为陌路人。可能我需要记得多平等地注视他,问他想看看外面什么样的世界。
接下来一小步:
以“抱持“的态度去面对孩子的需求,好好地做到共情,多鼓励他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