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没有对留学动过心,也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什么时间是留学的黄金年龄。我想,也许,你的身边不乏也有出去留学异彩纷呈的朋友,也有留学后回国落落寡欢的熟人。
不得不说,看着那些好友圈里发布的美丽风景和精彩社交,我们都会怦然心动,但看着厚厚的托福、雅思、GRE词汇和无穷尽的英文论文,你又忍不住倒吸一口气,似乎还是国内生活简单、轻松。
究竟是否该选择完成一次你人生的华丽冒险?而这个绚丽突围有没有年龄限制?我想,在看完范海涛的《30岁后去留学》之后,你会得到启示。
一、留学的原因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自己想去留学的原因,大致原因个人归纳有如下几点:
1、需要更高学历证明
2、完善知识体系
3、渴求固有思维突破
4、想体会一段经历,增长见识
5、其他(通过留学来移民、利用留学的时间来生孩子、父母的希望、钱多想赶个潮流、因为好玩、因为好奇、因为爱情等等)
也许你还听过更多奇葩的原因,毕竟世界这么大,什么愿望都有存在的可能性。
如果是因为第一个原因,其实现在有很多大学(知名或是不知名都有)有在线课程可以选择,你可以远程学习,节省时间和生活费,一样的入学条件、一样的课程修读、一样的学分费用,官方表示学历含金量完全和全日制相同。你值得尝试。
如果是第2、3、4个原因,恭喜你,如果你有足够的资金,你大可为梦想即刻启航,如果你像我一样,没有足够的资金,你可以鸡血满满地储备你的梦想基金,或者是不停提升自己去竞争奖学金。只要你不忘记自己的初衷,留学经历会让你破茧成蝶,完成自我的升华。
如果是第五个原因,我只能说,这篇文章,对你帮助可能不大,但你可以为自己度身定做一个切实可行的时间表、计划表,有的放矢地实现你的目标(毕竟,除了爱情,没有什么是付出一定得不到回报的)。
二、留学的挑战
1、金钱
留学需要多少钱?不同国家价格区别很大不同,我大致查了以下,费用相对最高的美国、英国,不同学业仅学费就需要10-18万人民币一年,而最便宜的是印度,学费一年大概为0.7-2.1万人民币(数据均来源网络)。不管怎么说,如果选择留学,你就要对你选择的国家的留学成本有一个正确的预计,并保证有足够的资金能支持你完成学业(当然,你也可以选择留学时打工、争取奖学金等方法来帮补经济)。
海涛在初到纽约时,为高昂的租金和简陋的居住条件而肉痛,后来,也慢慢摸索出能满足中国胃的经济美味的烹饪方式。
可见,即使是已经有存款的人们,在留学时也对经济感觉到压力山大,所以,在留学前,你首先需要量力而为地对于留学国家、学校、专业做出选择。
2、语言
不容置疑,离开了母语环境,每个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不适应。不熟悉的语境,首先带来的是安全感的缺失。
所以,即使当通过了GRE和托福考试的海涛登陆纽约之后,在刚开始的时候,生活、学习上也有很多的无所适从。她在书中写道如下的句子。
“人生如同,一幕热闹欢乐的电影,忽然转为一场完全的内心独白。没有人听得到,没有人感知得到,没有人能帮得到。这次冗长的独白戏里充满了委屈,也充满了张力。”
还好,她也告诉了我们她克服语言这个难关的方法:每天坚持看地铁站的免费报纸;坚持和室友、同学、老师对话;当听到自己不熟悉的用法和词汇时,立刻用小本记下,不断复习;硬着头皮读原著、读老师布置的书单。
语言,作为一个交流的工具,只要你敢说敢写、敢“不要脸”、不怕犯错且善于改错,假以时日,你一定能掌握。
3、观念
从我们熟悉的社会文化环境,突然去到一个陌生的国家,观念的冲突常常也让人障目结舌。
尤其是在和美国室友的接触中,海涛感受到美国文化中的领域感概念,也了解了他们从小培养的环保理念。尤其是在随后的4人合租时光中,她感受到了不同国籍的青年关于社会领域感和公共秩序等观念的冲突,面对他的美国室友、法国室友要求她向暂住的中国中年女教授提出饭后清理水槽的要求时,她只能推却,因为她无法让他们懂得中国式的“尊老”的概念。
但正是因为这种不同,才能让你在留学的过程中,像海绵一样吸收新鲜的概念、信息、价值观。她在书中写道如下的句子。
“它给像我这样大龄出国留学的人带来一个了解世界的角度,一种与世界交往的方式。每多一分钟的学习,我就探触到一个新的认知角度。我知道,这些见识,终将在不同的层面影响着我的思维方式。”
三、留学的收获
1、思维方式
不同置疑,在高强度的学习和全方位的文化接触后,留学生活会给你的思维方式带来若干让你欣喜的变化。如开放性思维,如辩证地看待问题,如主动思考,如在团队合作时懂得坚持自我等等。
那些改变,让你欣喜、让你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海涛在书中写道如下的句子。
“做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放纵自己的想象,把枯燥传统的方式转变成一场听觉盛宴。我感觉我的想像力在静默中一天天地被无形放飞。”
“竞争驱使的教育,让一切索然无味,甚至扭曲了人的性格。而由内心驱动的教育,最终成为丰富自己的内因。我到了30岁,才感受到这种自我驱动的磅礴力量。那种力量,一旦长成,生生不息。”
“我让我的新敞开着,和来自全球各地的年轻人进行一场一场的对话,通过这种方式,我和这个世界进行着深度交往。我第一次感觉到,这个世界的外延是如此宽广,每个人都是你看世界的一扇窗。”
“我们有机会倾听不同的声音,才有机会铲除根植在身体里的偏见。
信息对称,自由表达,是改变固定思维模式的一个基本因素。”
“我意识到,由于以前习惯了被灌输某种标准答案,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我在思维上变得懒惰。我甚至不知道,我已经如此习惯于接受别人对我的灌输。然而,在美国,通过体验各种脑力激荡,一种新的模式已经开始建立,独立思考的能力也逐渐被激发了出来。当有人提出一个观点时,我的思维总是条件反射般地弹跳起来,一个问号随机出现在脑海——事实真相,真的是这样吗?”
2、语言
在完全的外语环境中,留学过程中的你会发现你的语言运用能力在一段时间的刻意练习后,会跳跃性的提高,你开始有能力接触到另一个世界的深度信息,感受到另一种语言的美好。
这种能力一旦习得,世界,在你面前,会突然变广阔丰富许多。海涛在书中写道如下的句子。
“我想,可能是人在异地,内心变得安静,同时又对信息变得敏锐。在阅读中,我的所闻所见所思所痛,各种心情都在疯狂滋长,不仅英文的信息量大量地增加了,母语的表达也被激发了出来。”
“我从一开始的毫无头绪到后来对自己的作品有了一些感觉,最终体会到了语言如同天籁之音般的美妙。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大量地阅读,才能地道地书写。”
“当最终将100多页的英文论文装订成册时,一种在无边黑暗里潜伏,终于有一天浮出了水面、内心充满光明的感受充斥了身心。一种巨大的幸福感如同阳光一般照耀这我,我知道,我战胜了原来的那个充满畏惧的我。”
3、生活能力
不容置疑,当你生活在陌生的环境,独自面对所有的生存问题,必须处理无数琐碎的生活细节,对自己的饮食起居全权负责,你会发现,你从那个依赖的小孩,瞬时成长为弹力超人。你从来没有发现过,自己体内蕴藏着这么强大的生存力量,这种力量一旦养成,以后的你,几乎对着所有的生活挑战,所向披靡。
有时,正是特殊的环境才能把你的潜力全部逼出来,你会惊讶地发现,原来你可以强大得足够让自己心安!海涛在书中写道如下的句子。
“这种生活,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贫穷、简单,却又前所未有的丰富、完整。我的人生似乎重新变成了一张白纸,充满了紧张和劳累,充满了不安全感和殚精竭虑。但是它又充满了梦想和未知。我渐渐地喜欢上了这种内心孤独又完整、挫败但坚强的感觉,这种内心日渐强大的感受,已经无法被任何东西所左右。”
四、启示
不管书里面的描写是痛苦、还是诱人,最关键的是,看清你的内心。
你究竟是否想要出去留学,你是为什么想去留学,你是否已经深刻了解到留学将给你的生活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你是否有能力在经济、精神上承受留学带来的变化?我想,可能,你还有更多的事情,需要问自己,需要聆听你心里的声音。
不管你最终想法是什么,永远不要放弃你的努力,就像文中说的,当你放弃努力的时候,衰老就开始了。
希望每一个看到本文的人,心中永远保持着孩子般的热情,都永远对生活、对未来、对未知的一切充满渴望,永远努力,永远坚持!
最后,用李开复的一段话来结尾吧。(留学前,范海涛与李开复合著的书《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传》热销过百万册,李开复也为她的留学申请写了推荐信。)
“当一个微笑的火种慢慢地在心里闪烁,最终蔓延成燃烧的火焰,当一个并不清晰的意识渐渐野蛮生长,成了明确的意志,我想,这就是做出改变的时候了。这和我此前很多次的人生经验相似,每一次放弃都有争议,都有挣扎,都有留恋。但是最终通过理性走向平静。我深刻地知道,每一次放弃与选择,都是“舍”与“得”得对应。但人们只有倾听内心的声音,真正做到“舍弃”,才可能让自己全力以赴。”
以下是我之前写的书评,希望你喜欢。(微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