颖考叔在《东周列国志》中的故事不多,因为他的寿命不长。他被后人称为“半个聪明人”,为什么呢?您听俺慢慢讲来。
郑庄公将他的唆使小儿子段为乱的偏心眼儿的母亲武姜送去颖地安置,并且设誓:“不及黄泉,不相见也。”那意思是,活着不想见到你,到阴曹地府再见吧。
这时候,以正直无私、素有孝友之称的颖谷封人颖考叔就正式闪亮登场了。
在颖考叔看来,“母可以不母 ,但子不可以不子”,于是他逮了几只猫头鹰,以贡献野味为名来见庄公。
郑庄公没见过猫头鹰,问:“这是什么鸟啊?”
颖考叔回答:“这种鸟叫猫头鹰,白天看不见巍巍的泰山,夜晚能够明察秋毫,这就是所谓的明于细而暗于大。它们小的时候老鸟哺育它们,等它们长大了,却啄食老鸟。这是很不孝顺的鸟,所以我要把它们捉来吃肉。”
郑庄公没有说话。
这时候宰夫来进蒸羊肉,庄公命割一个羊腿给颖考叔吃,考叔拣好肉用纸包裹好藏于袖内。庄公问他为什么这样做。考叔说带回家给他母亲吃,他母亲平时只吃他寻找的野味,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肉。母亲还没有吃到,他自己吃不下去。
庄公感慨道:“你真是纯孝之人啦。”然后凄然长叹。
考叔问庄公为何叹息,庄公说:“你还有母亲可以孝养,可以尽人子之心。我贵为诸侯,却不如你。”
颖考叔说,那好办啦,掘地见泉,泉侧架木为室,迎姜夫人室内居住,主公自往见之,可解黄泉之誓。
郑庄公茅塞顿开,于是按照考叔的建议迎接姜氏回去。母子相见,抱头大哭。然后车载姜氏而归,庄公执辔随侍。国人见之,无不称庄公之孝。
庄公感考叔全其母子之爱,赐其爵大夫,与当时的美男子公孙阏字子都者同掌兵权。
郑庄公惹恼了周桓王,却又假周王命联合齐鲁等讨伐曾攻打郑的宋国,颖考叔带兵打破郜城,公孙阏打破防城。庄公虚与委蛇,两地都让给了贪心的鲁公子翚,自己不费吹灰之力骗取戴城,兼并攻戴的宋、蔡、卫三国之师,大军奏凯,满载而归。庄公大排筵宴,款待从行诸将,诸将轮番上寿。庄公面有德色,举酒沥地,开始不知道自己是谁,满嘴跑起了火车: “寡人赖天地祖宗之灵,诸卿之力,战则必胜,威加上公(此指伐宋,宋当时为大国,公爵),于古之方伯何如?”
群臣皆称千岁。
只有颖考叔不说话。
郑庄公瞪大眼睛看着他,指望他说出“主公威武”一类的奉承话。颖考叔如庄公所愿了没有呢?
考叔够大胆,说:“主公失言啦,所谓方伯,受王命而为一方诸侯之长,得专征伐,令无不行。呼无不应。现在主公您假托王命,声罪于宋,周天子实际上并不知道;您传檄征兵,蔡、卫反助宋侵郑;郕、许小国,公然不至。方伯的威望,本来就是这样的吗?”
庄公够厚黑,竟然没有生气,而是笑着说:“你说得对呀,蔡、卫全军覆设,已经得到小小的惩罚。现在我要问罪郕、许,你说先讨伐哪个国家?”
颖考叔建议明白告诉两国不参与讨宋的罪过,然后遣一将助齐伐郕,请齐兵一同伐许。得郕归齐,得许归郑。
庄公大赞,依计而行。可见颖考叔还很有谋略,也可见庄公之善听。
郕很快就被拿下,在伐许的时候出现了问题。
话说郑庄公约会齐鲁在时来会盟,面订师期,约定于时在许地取齐。庄公回国后大阅军马,告祭于太宫,聚诸将于教场,建锦制"蝥弧"大旗于车上,用粗铁丝绾住。旗上绣着"奉天讨罪"四个大字,旗长一丈二尺,旗竿长三丈三尺,庄公传令:"有能手执大旗,步履如常者,拜为先锋,以辂车赐之。"大将瑕叔盈轻松搞定,眼看要做先锋,并中大奖辂车。
颍考叔出列了,说,我可以做得更好。于是右手撩衣,左手打开铁绾,背后倒拔,踊身一跳,拔起旗竿,左手搭住,顺势转身,右手托起,左旋右转,如长枪一般舞得呼呼价响。观者尽皆骇然。庄公大喜,说:"真是一员虎将啊,可以赐给辂车做先锋。"
得!把瑕叔盈PK下去了。
然而,事情并没有预想的顺利,班中又走出一员貌美少年将军,指着考叔大喝道:"你能舞旗,偏我不会舞,这车且留下!"大踏步上前夺车。考叔一手把着旗竿,一手挟着车辕,飞也似地跑了。
有本事让人家也PK一把呗,他居然跑了,把象征巨大荣誉的辂车也赶去了,绥绥的是他的了!
这少年是谁?是与颖考叔同掌兵权的公孙阏字子都者,男子中第一美色,庄公宠臣。孟子就说:"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且人家又有本事,又掌兵权,那叫一个霸气!与考叔素不相睦。
颖考叔啊,你惹谁不好?
公孙阏见颖考叔跑了,恨恨而返,嘴里吐出一狠话:"此人藐我姬姓无人,吾必杀之。"
这就埋下了伏笔。
公孙阏可不是说着玩的,偏偏颖考叔也真能争强好胜。在郑、齐、鲁联军攻打许城时,郑将人人奋勇,个个夸强,颖考叔因公孙阏夺车一事,一定要公孙阏看看他不是白给的,又是踊身一跳,登上许城。公孙阏忌其有功,见考叔已登城,眼明手快,飕地发一冷箭,正中考叔后心。
一代名将,被后世盛赞为集孝顺、忠诚、骁勇等优秀品质于一身的“纯孝”之人颖考叔,因为争功、夸强,就这么死于阴人之手。
居然没有一个人发现是公孙阏放的冷箭。
后公孙阏被颖考叔的阴魂追索而死。所谓"暗室亏心,神目如电"是也。
综合考量颖考叔这个人,孝、智、忠、勇集其一身,侍亲、忠君无可挑剔,优点也真够多。但好大喜功,不懂藏其锋芒,虽死于战场,却不是在与敌人的一戟一剑的拼杀中,而是死于身边的小人的暗算,难道不太冤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