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叔的提议下,我跟亲叔伯们一起去看望了93岁的五爷及堂伯叔们。
民国时期,为了养家糊口,我的曾祖父举家迁往槐林讨生活,给当地的地主当佃农。那时候,我们村许多的族亲们也都到这个地方讨生活。
大概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村里重新分配土地,村大队长问我曾祖母要不要回迁老家,承诺可分配到一大块的田地。另外,刚好有座新建没多久的祖屋,我们也有四分之一的产权,可以解决住的问题。
为了不让房子空置及失去田地,曾祖母决定让我爷爷举家搬回老家,她和三爷、四爷、五爷继续留在槐林生活。(二爷因当壮丁,跟着国民党退居台湾,几乎失联,后来听80年代末返回大陆一同去当壮丁的战友说,二爷在台湾没组建家庭,独自生活又好酒,在一次酒醉中不小心掉到田里去世了。)
正是这样,从祖父乔迁回老家开始,我们就跟其它几个叔爷长期分居两地。只有涉及扫墓、红白喜事等重要事情的时候才会相聚,平时很少往来。
现如今几个叔爷相继去世,只剩下一个五爷,他今年已经93岁了。春节前两三天, 他不小心在家里摔了一跤,左边的坐骨摔断了,他的两个儿子带他到城里医院做了手术,直到正月初三才回来。
今年春节时间比较长,叔叔提议,五叔年纪很大了,又刚做了手术,最好一起去看望下他,于是我们今天就开启了探亲之旅。
今天天气算不错,晴转多云,气温十来度,非舒适。我开车载着大伯和大伯母抄近道去槐林,我的三叔、三婶及其小儿子及爱人以及大堂哥、堂嫂及小其女儿也直接从城里开车前往五爷家。
我们选择去槐林的路虽然近,但有一段路却很不好走,全是用石子铺成的,凹凸不平,我只好把车速放慢到每小时十公里以内,生怕开太快,轮胎被扎破掉。
大概花了半小时,我们终于来到了槐林,这里有许多变与不变,变的是村里多了好多新盖的洋楼,不变的是这里的山山水水一点都没变,一望无际的田地看不到尽头。
我先把车开到二伯家门口,在那先喝茶,三叔他们也陆续到了。我们给每户叔伯们带了一份伴手礼,当然最重要的是去看我们当下年长的长辈—五爷。
见到他时坐在轮椅上,精神状态较好,就是瘦掉了一些。再跟他问候中了解到,他的身体状态挺好的,就是年前不小心摔了一跤,做了一个手术。不过还好,昨晚至今一点都不痛,这是一大幸事,可以少掉很多疼痛。
随后,我跟着叔叔到堂叔伯家挨家走访了下,认认门,不然他们家在哪都不知道。
中午,我们就在五爷家吃饭,饭桌上吃的东西跟我们吃的一模一样,说明他们的生活饮食习惯并没有因乔迁发生变化,还有就是语言一直也都没变。
午饭后,我们就继续在那泡茶聊天,大约四点多的时候,我们就开车各自回家了。这趟探亲之旅也算就这样结束了,它也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