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被人们称为“血糖”。
血糖,是我们身体能量的来源,尤为重要。
但是,它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需要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值。
正常情况下,空腹血糖在6.1mmol/L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在7.8mmol/L以下。
如果高于这一范围,我们便称之为“高血糖”。
那么,如何通过身体状态,来判断血糖是否高呢?
血糖高的人,身体4种表现要注意,占一个,最好检查一下血糖
1、容易慌
血糖偏高的人群,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会出现睡不踏实、爱出汗等现象。
尤其是进入了冬季,身体为了保暖,就需要消耗更多的血糖来满足需求,而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对血糖的需求量,要比平时多很多。
此时,血糖落差较大,还会造成血糖迅速降低的情况,此时便会出现睡不好觉、冒冷汗、心慌、手抖等现象。
2、饭后犯困
正常来讲,饭后困倦,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但是,如果长期饭后犯困,并且吃完饭就感觉全身疲累,那么很有可能是血糖已经很高了。
这是因为,血糖过高,会抑制食欲素的分泌,其水平下降的同时,会引起大脑能力供给不足,此时的人们,就容易不想动,且昏昏欲睡。
3、饭后口渴
如果在吃饭后,经常感觉异常口渴,总想喝水,那么,很有可能是血糖过高导致的。
这是因为,血糖过高,会造成血液的渗透压增高,导致身体缺少水分。如此,便会经常感觉口渴难耐。
4、起夜频繁
通常来说,糖尿病患者,多数会出现睡眠障碍,表现为失眠,起夜频繁。
这是因为,过高的血糖会使血液的渗透压增加,人会变得容易口渴烦躁、多饮多尿。
尤其在睡前出现这种情况,便会造成频繁起夜而影响睡眠。
并且临床上,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还容易并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觉时容易憋醒,继而影响睡眠质量。
血糖高的人,少吃三白,记住六个字,稳定血糖更健康!
【少吃三白】
1、糖
众所周知,血糖高与吃糖,虽然不是绝对的因素,但却有一定的关系。
很多人,都喜欢吃糖,吃甜食,殊不知,长期大量食用糖,会诱发胰岛素抵抗,进而会出现血糖高的现象。
如果自身血糖就比较高的人,还经常吃糖,会使病情加重,血糖难以控制。
2、盐
日常生活中,除了糖对血糖有一定的影响,食盐的摄入量,也要引起重视!
盐分摄入过高,不仅会增加肾脏负担,也容易诱发糖尿病肾病。
所以,常规饮食中,要清淡少盐,每日控制用盐量在6克以内。
如果是高血压患者,需要控制用盐量在4克以内。
3、猪油
猪油,是猪肉中提炼出的。
猪油油脂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及热量都很高,对血糖的控制会产生不良的营养,易引起一些并发症。
另外,肥肉中所含的油脂也很高,血糖高的人,也要避免进食肥肉。
【记住六个字】
一、喝好
1、苦瓜泡水
古代文献有记载,苦瓜可治疗“消渴”(相当于现在的糖尿病),也是三高人群的适宜食品。
但是,如果单一靠喝苦瓜泡水,来降低血糖,是没有明显作用的。
喝苦瓜泡水,只是起到了辅助降糖的作用,如果在饮食控制和运动的基础上,再喝苦瓜泡水,才是不错的选择。
2、蒲谷丁金桑茶
《神农本草经》中,将金桑称为“神仙叶”,中医将金桑作为治疗消渴症(即现代医学的糖尿病)应用于临床。
国内外研究资料证实,其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它的主要成分生物碱能抑制糖代谢过程中酶的作用,而多糖能促进β细胞分析胰岛素,从而促进细胞对糖的利用,达到降血糖的作用。
若将金桑和蒲谷丁进行搭配,制成蒲谷丁金桑茶,效果将大大提高。
这是因为,众多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与炎症的关系十分密切。
而蒲谷丁中含有广谱消炎成分,被称为“天然抗生素”,广泛应用于多系统炎症相关性疾病。同时也有一定的降糖效果,对餐后控制血糖有一定帮助。
二、睡好
1、充足睡眠
科学研究指出,长期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的人,其患糖尿病的风险,比正常睡眠者(7至8小时)增加约2倍!
睡眠不充足,会影响胰岛素分泌和葡萄糖控制,进而影响到整个代谢系统,影响血糖控制。
建议:人体最佳的休息时间,是晚上10点前,这对于血压、血糖的控制,都是十分有利的。
2、关灯睡眠
美国睡眠医学协会,经过一系列测试,给出这样一组结论:
在有灯光房间中睡过一晚的测试者,其胰岛素抵抗水平都出现了明显增高。
胰岛素抵抗,是指人体细胞对胰岛素激素的反应能力降低。
所以,这项测试表明,晚上睡觉的时候,要关灯入睡,长期开灯睡觉,会导致血糖升高,增加糖尿病风险,诱发2型糖尿病。
三、动好
1、揉脚
在脚内侧,足弓弓背中部,靠前的位置,有一处穴位,叫然谷穴。
这处穴位,是我国古代记载最早的,治疗糖尿病的穴位。
方法:每天坚持用拇指的指腹,按揉然谷穴100下,能够起到缓解消渴,降低血糖的作用。
另外,还可用于治疗遗尿、月经不调等病症。
2、按手
在手腕背部的横纹中,当指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的位置,有一处穴位,叫阳池穴。
这处穴位,是调节全身血液循环的重要穴位,也常用于稳定血糖。
方法:以一只手的中指,按压另一只手的阳池穴,再相互交换。
每日坚持做,可以改善怕冷的体质,并且还有利于胰岛素的分泌,振奋元阳,对糖尿病有较好的效果。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