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时,爱得热烈,恨得也热烈。
小恩5岁的时候,不愿跟随父母去香港,便和爷爷奶奶一起留在了澳门。
在她幼时的印象中,母亲不爱说话、高傲冷漠,对她更是缺乏关心。
给予她整个童年慰藉的是,爷爷奶奶温润体贴的爱。
以及每个炎热的傍晚,小恩整个人趴在爷爷身上,奶奶为她轻摇着蒲扇。
直到15岁时为了学业,小恩回到香港,她依然感觉自己被整个家庭排除在外。
父亲疲于工作,为整个家庭操劳,却始终对母亲无微不至,甚至忽视小恩的需求。
母亲则像最普通的香港太太一样,每天无所事事,只知道沉迷麻将、互相攀比。
于是,她18岁后再次选择离家,出国留学多年,直到要出席妹妹的婚礼而不得不回来。
这次,母亲要小恩陪伴自己回到已经阔别了30多年的故乡——日本。
母亲本名葵子,抗日战争时期只身来到东北伪满洲国投奔兄长,在一次险境中被身为国民党文书的父亲所救并日渐生情,最终决意结婚留在中国。
彼时紧张的中日关系,以及语言文化和生活习惯的巨大差异,让原本开朗的葵子逐渐变得自我封闭、孤寂冷漠。丈夫的关爱,是她在异乡的唯一慰藉。
在日本探亲的日子里,小恩作为语言完全不通的异客,仿佛感受到了母亲30多年内心的苦楚与寂寞,也看到了母亲脸上从未绽放过的笑容。
离开日本的前一晚,母女俩终于敞开心扉,母亲还对小恩说:“这里的东西又生又冷,还是广东菜好吃。”
最终,异乡变故乡,两人的心结都打开了。
大概因为情深,“恨”才显得如此深刻。
对于葵子来说,她的故乡是日本,异乡是中国。
在香港,她始终无法释怀对故乡的思念,也不愿敞开自己、融入当地,把女儿的离开视为对自己的背叛。
对于小恩来说,她的故乡是澳门,异乡是香港。童年里,母爱的长期缺席,令她对整个家充满恨意。
两代女性的客途秋恨,皆以“恨”的名义诠释着“爱”的真知。
时间的变化、光影的变幻,有些东西亘古至今从未改变。
比如爱,比如亲情,比如这世间的规律与圣人的智慧。
有些东西也会自然地发生变化,比如坚硬,比如怨恨,比如执念。
中国的茶品里,哪类茶最令人又爱又恨呢?大概非【生普】莫属了。
在云南,当年采摘的茶树嫩叶经过晒青等工艺制成生普,其特点可谓 “锋芒毕露”。往往茶味浓酽、茶汤入口霸气、对身体的刺激性强,体质较差的人容易产生“醉茶”等症状,不可贪杯。
但经过五年以上的陈放后,生普身上那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刚烈,逐渐变得柔和起来,汤色更深邃、口感更圆润,香气也越来越醇厚。
喜爱喝茶的人,一般会买上2饼同款高品质古树生普,1饼当年便拆开慢慢饮用,另1饼则留在多年后再拿出来对比品饮。
“秋天的风 就这样吹了一生
忧伤的味道 尝到现在
生命是一条任性的河川
急急缓缓 甜甜酸酸
命运是一粒客途的尘埃
朝夕不定 海角天涯
……”
一个人长大的过程,就是慢慢学着接纳与谅解,对世界、也对自己。
愿你懂得爱与被爱,懂得放下与救赎,回归内心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