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工作者是一群很容易被大众忽略掉的人,当然现在也是有越来越多的文字工作者去发掘他们
我不是一个专业的文字工作者!我只是一个喜欢文词的路人
可能没有华丽的词藻进行点缀,就像一颗普通的螺丝钉一样。
从事酒店业快三年了,有辛酸也有快乐。
作为一个大学不是很厉害的毕业生,从事酒店业进行职业跳转,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我谈谈我自己吧,没有过硬的大学文凭,没有过硬的家庭背景,没有可以继续努力深造的条件,可谓是一个资深的“三无”青年。
很多人抨击为“不为青年”“为自己的惰性找借口”“不上进还漫天借口”“不拿自律当回事”云云
其实生活很多时候是有比较性的!这里的比较不是所谓的攀比。
就拿我个人而言,我觉得每天上班、下班、驾校、单位 ,以及偶尔和朋友出去吃饭聊聊天,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可以不想出去不想动的时候,在房子里躺一天,没有实质性的事情可做
也许就是刷刷微博,在论坛上评几篇优质文章,亦或者一天看完一本收藏很久的书。
我觉得我很充实,努力的久了会发现自己身边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去做。
我们不是不努力,我们只是很享受这种“温水煮青蛙”的安逸
从小我是听着社会上对90后的所谓“正义见解”长大的,叛逆、巨婴、啃老、不负责任、等等
感觉所有贬义的词汇就是为我们这代人生的,久而久之,我们这一代人慢慢的长大。
在成年的那一年我们的科技和手机互联网还没有那么普及,所以没有那么真切的感受。
2018年的到来,意味着最小的一批00后已经成年。
那个元旦,我至今记忆犹新。几乎所有的公众平台上都充满着呐喊声,“完了,我们都要老了,以后是00后的天下了”
90后也已经大部分为人父母,那些个当初在世人眼中叛逆的毛头小子。
已经俨然成为一位大小伙子,不再是佝偻着腰,穿着奇装异服,染着怪诞的发型叫嚣。
他们变得成熟稳重起来,不再是那个幼稚的孩子,而是蜕变成一个个优质的男人。
路是一个个脚印走出来的,有得必定有失,社会上对于90后的误解还是很深,尽管现在的社会各个角落都充斥着90后的身影。
有的自己创业小有所成,有的努力二十多年终于站到了讲台上成为了一名祖国的园丁,有的在家里过着属于自己的两人、三餐、四季,的小幸福,也有人整天惆怅在房贷、车贷的高压下,还有像我一样普普通通的异乡工作者。
渐渐地明白,曾经的那些豪言壮志在现实面前根本不值得一提。
以前的那些甜言蜜语在生活面前也变得酸涩难懂。
当年的意气奋发也变得懵钟苍白,我们不是一个人,我们是一群人,一个时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