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儿子放学回家兴高采烈地对我说:“妈妈,我们学校这个星期五去秋游!”
那几天,儿子一直处在兴奋状态。跟我聊去年秋游的情景,还有这次秋游要怎样怎样。
图片发自简书App
转眼星期五就到了,儿子早早就起床了,换上校服,背上装满零食、漫画书的背包,拉开窗帘,傻眼了——天公不作美,下起了不小的雨。
他垮着脸,紧皱着眉头,懊恼的说:“怎么下雨了?这雨怎么不停呀?等一下能不能去?”
“小白,今天下这么大雨,肯定不会秋游的。”我说。
“哎呀,真倒霉,秋游也去不成了!”
他满脸失落,没精打采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安慰说:“反正迟早总要去秋游,今天去不了,下次去也是一样的。那个地方你都去过好几次了,迟几天也没关系。”
“说好是今天去的,我跟朋友约好了,带个他最喜欢的棒棒糖给他!下次去就没意思了!”
尽管我和他爸爸百般安慰,他仍像霜打的茄子,闷闷不乐了一整天。
开始我还觉得儿子有些小题大做,不就是一个去了好多次的地方吗?不就是大家一起吃吃零食、聊聊天、玩玩游戏吗?不就是过几天再去吗?今天去跟下次去有什么区别?真是孩子气!
可是后来一想,不只是小孩子,其实我们也是一样。当我们预期的事,并没有在预期内发生时,我们一样会懊恼,会失落,会灰心。即便后来如愿了,我们依然无法找到当初心动的感觉。
记得读中学时,爸爸妈妈跟我说,如果考试考得好,立马奖给我一辆自行车。
为了我梦寐以求的自行车,我投入了十二分的努力,终于在期末取得了好成绩。
我满心欢喜地给父母看我的成绩单。他们却说最近手头有点紧,等过一段时间有钱了再给我买。
当时我就好失望,虽然后来他们给我买了一辆比我的预期还好的自行车,我却一点儿也没有办法像当初那样兴高采烈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