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定还记得那两个白纸男孩儿,之所以说他们像白纸,是因为四年级了,他们竟然不会读书,原因是最基本的常用字都不认识,他们年龄长到了四年级,识字水平却还停留在一年级,甚至幼儿园。
我把我的电话号码写给了小贤和小哲,我希望他们家长能给我联系,主动与被动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三天的诱导和等待,终于等来了小贤爸爸的电话,他自报姓名后,我也说出了我的想法和期望,“孩子并不笨,只是基础有点差,我们可以不期望孩子将来上多么好的大学,但是最基本的读书看报的能力我们应该赋予他,我们不能让千辛万苦培养的孩子只会在手机上发语音,连文字都不会发……”可能是我合情合理的陈述说进了小贤爸爸的心坎,他很无奈地告诉我他们的家庭状况以及目前的处境,孩子没有妈妈,家境困难,这是无法改变的现实,可是我们不能让这些外在因素阻止孩子成长的脚步,我们需要冲破阻碍,铺就孩子的成长之路。
“在学校我尽力帮助孩子,每天我会给他布置一点点的阅读任务,你抽时间指点一下,如果实在没有时间,你就过问一句,怎么样?”我诚恳的话语,让这位爸爸很是认同,他欣然接受了我的建议。
第一天,小贤找我读了一段话,虽还是磕磕绊绊,但是已经读了下来,这是多么伟大的进步啊!掌声、鼓励,让这个腼腆的男孩子抬起了头。
然而,随后八天的国庆假期让他刚刚起步的自信和热情又销声匿迹了。开学后,对他的帮扶我不得不重新开始。
“今天,把我布置的这段话读熟,录成视频发到群里,好不好?”我需要鼓励他找到自信,养成习惯,孩子愉快地答应了。7点,群里很安静;8点,还是没有一点声响;9点,再看时,我看到了小贤磕磕巴巴的朗读视频,兴奋之余,我就赶紧地给他点了个大大的赞。
清早来到学校,我大力表扬了他,给他贴了一朵小红花,并郑重其事地奖励了他两颗糖果,在全班同学羡慕的眼神中,为他记录下了那精彩的瞬间。我不知道这个瞬间能不能成为他人生的转折,但是我知道他心中的光芒已经开始绽放。
蝴蝶效应总是在不知不觉中产生,本以为这件事就这样告了一个段落,殊不知,下课后,从顽劣逐渐“臣服”于我的小祥和小智追着我不放,他们也要参加朗读挑战,读书对于他俩来说,太过简单,让他们干啥呢,我快速地思考着,既有挑战又有实用的任务,默写古诗吧,生字对于他们来说,都是难点,就这样,我的挑战队伍里又多了两个成员。
鸡蛋只有从里边打开,才是生命,才是成长。我希望看到他们的进步,但是我更需要他们发自内心地对知识的渴望,对进步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