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马良行MAHOOOO(id:cn-mlhang),满足你对建筑的所有好奇】
上周日,在华南理工大学举行的马良行榫卯Talks2017思想者大会,引发的讨论热潮依然在继续。
在当日活动进程中,演讲嘉宾各自分享过后的圆桌讨论环节,充满了思想的撞击,火花四溅,是整场活动的精华所在。榫卯Talks联合创始人&总策划周榕与四位演讲嘉宾张永和、刘家琨、黄声远、孙一民,各自金句频出,引发现场一阵又一阵高潮。
在圆桌的对谈和提问环节中,周榕邀请各位嘉宾就彼此的演讲主题和作品进行了探讨。
一、张永和评价刘家琨——“把东西做顺了,就是中国的。”
张永和首先表达了对于田中央和西村大院的电影短片的喜爱,他认为几则短片充分地将建筑和生活的关系予以呈现。虽然以兴趣广泛、并多有跨界著称,但张永和表示其最核心的原点仍是建筑设计。不同领域的设计虽有相通之处,却又各有技艺,张永和对建筑师跨界设计的建议是,做感兴趣的,但要掌握合适的技巧,正如他今天的演讲主题,建筑思想是与建筑技术分不开的。
“思想不在建筑之外,就在建筑之内”。
当回答网友的问题“什么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建筑传统和符号”时,张永和指明刘家琨做的就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建筑设计语言。他这样说道:
“我不认为符合中国国情的建筑设计语言是那么难的一个事,如果你了解中国,从生活当中或者今天的文化,其实就会明白,把东西做顺了,就是中国的,所以家琨值得我学习”。
二、刘家琨评价黄声远——“怎么没怎么就怎么了。”
对于其他三位建筑师,刘家琨认为其共同点都是“态度可以更积极一些”。对于黄声远,刘家琨似乎青眼有加,特别用四川话表达了对其的看法:“怎么没怎么就怎么了”,刘家琨认为黄声远的工作必须和宜兰当地各式各样的人物打交道,他就必须把自己变成不同的人,但无法掩藏的是在工作之下的气质和关怀,总是以一种儒雅的状态把人、事都搞定。在刘家琨眼里,张永和每次对自己所讲的内容似乎都不太自信,但讲下来大家却都很有启发,讲得很远但又拉得很近,让人回到一个原点上来关注最本质的事情。
当周榕解读自己的作品为“丑陋的美感”、“沉重的诗意”时,他略带羞涩地反驳说“我还是做过好看的房屋,只是有些房子的任务不一样,侧重点不一样”。
对于谈到为新一代建筑师的建议之时,刘家琨说道:
“不做人生导师,是一个中老年人最后的节操”
这句金句引发了全场爆笑,也让大家对刘家琨“段子”信手拈来的功力留下深刻印象。
三、黄声远评价自己——“知道什么不重要,做什么选择比较重要,做对自己比较重要”
黄声远不擅长也不习惯在公共场合发表言论,他坚信“知道什么不重要,做什么选择比较重要,做对自己比较重要”。面对“一个项目做10年一个项目做14年,赚不赚钱”“要不要做副业”“要不要从资本力量里拿回建筑师的话语权”的问题,他发自内心的认为田中央很幸福、能保证发出薪水、收入还不错;而对于副业的问题,他则认为建筑是最没有范围的东西,建筑本来就什么都是,本来就是一万个副业堆出来的。
“我还是相信选择就是选择,别人怎么想是别人,自己的行动自己可以决定。”
不过他也时常带有“我们自以为的温馨,却是对别人的限制”的困扰。对于 “抵抗资本拿回自己的话语权”,黄声远则是选择以交朋友的方式去面对。他认为这些资本的背后也不是只有资本。
“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人,资本这些事情在真正的全部生活里面还是蛮小的一部分;而话语权是要看你的话好不好,没有谁让你说或是不说的问题,重要是我们有没有贡献”。
四、孙一民评价张永和——“超越建筑学范围,从工程技术角度对核心知识更深的探讨。”
孙一民认为对于黄声远的项目,建筑师能挑出各种各样的毛病,但只是以节点、形式之类去看他、评价他,就太狭隘了,只能说评价之人的视野有问题。而刘家琨的西村大院让他感到特别意外,因为建筑师有责任去解决城市问题,看到了市井角度之后,他期待家琨的更多贡献。
对于张永和,孙一民认为他的东西,如果按建筑学的范围来说,是远远超越的,但另一面,从工程技术这个角度,对建筑学核心知识范围的探索,是更深一层的。孙一民最后说道:
“这么多人理念完全不一样,但他们要把事情做好这一点是一样的,要根治中国的建筑问题就是要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
首期马良行榫卯Talks2017思想者大会帷幕已经落下,这场可以说是近年来最有深度的学术盛宴,让现场700位观众以及同步观看直播的13万网友,更加立体地感受到张永和、刘家琨、黄声远、孙一民这四位中国著名建筑师的真实魅力,也对建筑学这一值得为之奉献一生的学科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完整的节目视频将在2017年1月中旬于马良行Mahoooo平台播出,敬请期待。
登录Mahoooo.com,满足你对建筑的所有好奇!
本文为马良行MAHOOOO的原创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如需转载请关注公众号咨询。相关资料和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