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整合大脑,来有效拓展孩子的思维、培养孩子的情商。
不少为人父母的人,可能面临过这样的困境:孩子莫名其妙就发脾气,完全不讲道理,根本没法说服。孩子早上上学快迟到了,你紧张得如同打仗,可孩子却故意磨蹭,完全不听指挥。两个孩子刚刚还在愉快地玩耍,可转眼间就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生冲突,一个不停哭,一个不停闹……在这种时刻,不少人会觉得根本看不懂孩子,不知道该如何解决。
绝大多数父母都对孩子的身体比较熟悉,却对孩子的大脑了解不多。比方说,大多数父母都很清楚38摄氏度意味着发烧,看书写字不注意姿势容易导致近视等等。但他们却不太了解孩子的情绪到底来自于哪里,为什么有些孩子会经常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怎样才能让孩子更加友善地对待他人。
了解大脑的基本概念,对于理解孩子的情绪和心理状态至关重要。作者认为:人类的大脑有上千亿个神经元,这些神经元构成了丰富的大脑回路。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具体体验,都将决定“哪些大脑回路会被激活”,也就是在不断地对大脑“重新布线”。孩子由于还未成年,他们的大脑还在发育过程中,家长对待孩子的养育方式,将可能影响到他们大脑发育的进程和结果。从生物学角度来说,大脑分为很多部分,各自有不同的功能,如果能使大脑的不同部分协同工作,将会让孩子的大脑获得更加良好的运行,也能够帮助父母解决养育中的困难时刻。这就是作者在这本书中提出的“全脑教养法”的基本思想。
本书作者是丹尼尔·西格尔和蒂娜·佩恩·布赖森。这两位作者是美国权威的积极心理学家,哈佛大学医学博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精神病学临床教授。他们在大脑研究、心理治疗和儿童教养领域,撰写了不少开创性的知名作品。著名的“情商之父”戈尔曼,特意对这本书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和推荐。戈尔曼认为,如何发展孩子的情绪能力,也就是培养情商,在当前的亲子教育里还比较欠缺。家庭生活其实是孩子情绪学习最早的学校,父母应该成为孩子的情绪老师。在这方面,《全脑教养法》这部作品是帮助孩子发展情商的实用性指南,也可以指导父母成为一名合格的“情绪导师”。
下面,我将为你介绍,在作者看来,孩子的大脑是如何工作的。利用对大脑工作特点的认知,如何去帮助改善孩子的情绪、如何增强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如何帮助孩子建立完整的心理认知,以及怎样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下面,就为你一一展开。
第一部分
先来看看整合左脑和右脑,帮助孩子改善情绪。不少人可能已经知道,人类大脑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实际上,这两部分不仅在解剖学上是分离的,在功能上也各有不同。通俗地讲,左脑喜欢秩序,是逻辑的、语言的和线性的。而右脑是全面的、非语言的,它发送并接收表情、眼神、语气等信号,负责接收和解读情感信息。
作者认为,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尤其是3岁以前,右脑占据主导地位。低龄孩子还不具备使用逻辑和语言来表达感受的能力,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会不顾当前情形,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比如在过马路的时候,突然蹲下来看地面上的虫子;对于上课迟到没有紧张情绪和内疚感。那孩子什么时候开始发展左脑呢?一个明确的信号就是当他开始不停地问“为什么”,这标志这他开始对因果关系感兴趣,并尝试用语言把背后的逻辑表达出来。
简单来说,左脑是逻辑思维,右脑是形象思维。所以我们知道,一个画家,更多地在使用右脑,而一个程序员,更多地在使用左脑。那是不是对于画家左脑就不那么重要?而对于程序员,右脑就不那么重要呢?答案是否定的。要想拥有和谐的生活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必须让左右脑协同工作。连接左脑和右脑的结构叫做胼胝体纤维,它帮助左右脑之间交流,成为一个整体进行工作,这是左右脑整合的生理基础。如果只有左脑发生作用,一个人就无法理解情感,就无法建立起亲密而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像是生活在情感荒漠中。而如果只有右脑发生作用,这个人就会被情绪淹没,无法理性地思考和控制自己。
怎么才能帮助孩子整合左右脑,让他合理地应对和管理情绪呢?作者认为,方法就是:当孩子产生情绪问题时,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聆听和关注,而不是说教。作者为我们举了个例子。到了睡觉时间了,7岁的哥哥刚从卧室里跑了出来,冲着妈妈大发脾气,“我要疯了,你从来不在睡觉前给我一个晚安拥抱”,妈妈非常吃惊,说“我不知道你想让我这样做啊。”儿子这时候开始了一连串的毫无关联的抱怨:“你就没对我好过,我的生日还要过好多个月才到,我讨厌做家庭作业!”
如果你是这个妈妈,你会怎么做?急切地为自己辩解比如“我对你这么好,我昨天还带你去了游乐场”,还是跟孩子强调事实“我没法让你的生日早点来到,我也没法让你的家庭作业变少”?这些应对方式都是启动了左脑。可是孩子现在的情绪在剧烈的波动中,也就是被右脑主导。用左脑式回应去解决右脑问题,就好像鸡同鸭讲,让孩子感到自己不被理解。
这个妈妈克服了自己去说服儿子的本能冲动,她把儿子拉到身边,抚摸他的后背,关切地说:“有时候真的很难受,对吗?但你知道的,我永远不会忽略你,你对我来说是独一无二的。”当儿子感觉到自己的情绪被接纳,被理解时,他感觉到和妈妈之间的联结,情绪也逐渐缓和下来。后来他说出了自己的困扰和压力,比如感觉到妈妈给弟弟的关注比自己多,家庭作业负担过重,影响了自己的自由活动时间。这样妈妈就有机会去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他们商定现在先去睡觉,第二天去深入讨论解决方案。
作者认为,在现实当中,很多父母经常采用不恰当的方法去处理孩子的情绪。有的父母会忽视孩子的感受,觉得孩子的情绪不安是小事,只要冷处理,一会儿就会过去。他们不能利用这样的机会,去拉近和孩子之间的距离,或者帮助孩子掌握情绪能力。还有的父母过于自由和放任,认为孩子怎样处理情绪都可以,比如任由孩子做出破坏性的行为也不干涉,让孩子失去学习正确处理情绪的机会。还有的父母对孩子的情绪表示轻蔑,不尊重他的感受,比如对孩子说,“这有什么好伤心的”。那么孩子就会逐渐认识到,在父母那里,自己不能表露出任何的情绪,否则就会受到惩罚,他们会学着把自己封闭起来,也会失去对他人感受的觉察能力。而如果父母擅长处理情绪,孩子就会具有丰富的感情,身体和精神状态感到放松、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专注度高,学习效率也高。
简单总结一下,作者认为:“聆听与关注”先让孩子感觉到自己被理解,再去尝试理智地解决问题。也就是先和孩子的右脑建立联结,帮助他们平缓情绪;接下来再把孩子引导到左脑上,关注如何理性地解决问题。孩子情绪爆发的时候,并不是讲道理的最佳时机。只有当孩子情绪平稳,能够启用左脑时,才能听得进去我们说的话。
第二部分
接着来看看整合下层大脑和上层大脑,教会孩子自我控制。不少人可能从来没有听说过“上下脑”的概念。作者提出,下层大脑包括脑干和边缘区域,也就是从脖子的上端到鼻梁的位置,这部分比较原始,主要负责人的基本功能,比如呼吸和眨眼;与生俱来的一些反应和冲动,比如打斗和躲避;还有剧烈的情感,愤怒和恐惧。而上层大脑完全不同。它由大脑皮层及其各个部分构成,尤其是额头后面那部分,比如前额叶皮层。上层大脑进化程度更高,负责高级分析思维功能,比如决策、控制力、自我认知、共情、道德等高度复杂的能力,帮助一个人以更加全面的视角看待世界。
下层大脑在孩子出生时就已经十分发达,而上层大脑要到一个人二十几岁时才能完全发育成熟,这也是大脑最后发育的一个部分。
如果把大脑想象成为一座两层小楼,对于孩子,下层大脑就是一层,负责基本功能,包括厨房、餐厅、卫生间这些基础部分,早就施工完成;而上层大脑就是二楼的书房,更加明亮,视野更好,在这里从事的是更为高级复杂的活动,比如思考、想象和规划。但是,这一部分还没有完工,还不能发挥全部功能。这也就是为什么孩子经常被困在下层,无理取闹,控制不住自己。
作者强调说,除了上层大脑还没有发育成熟,还有一个原因造成了孩子经常被下层大脑主导,这就是杏仁核。杏仁核是下层大脑的一个部分,负责快速处理和表达情绪,特别是激烈的情绪,比如愤怒和恐惧。杏仁核会让大脑在思考之前就先行动,比如当看到一种没见过的虫子,不会先去想是不是有毒,而是本能地做好防御和自我保护,又比如在没有搞清楚情况的时候,就对别人乱发脾气。这就是为什么一些成年人会对自我控制感到困难,虽然他们的上层大脑从生理上已经发展完全,但是杏仁核就像一个警报公司,在感受到外界刺激时,经常接管甚至劫持上层大脑。
了解了上下层大脑的构造,就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整合上下脑。还是用那个二层小楼做比喻,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建立上下层楼之间的楼梯,使得上层大脑可以监视下层大脑的行为,并帮助下层大脑平息强烈的冲动反应。
怎么搭建这个楼梯呢?作者认为,方法就是唤起和锻炼上层大脑。比如在商店没有给孩子买玩具,孩子非常生气,在回家的路上,大喊,“我恨你!”你会怎么做呢?显然,这时候孩子被下层大脑接管,批评他只会更加触发他的下层大脑,更好的策略是唤起他的上层大脑。你可以试着这样回应:“是不是因为我没给你买那个玩具?你好像很生气。”孩子说“是的,我恨你!”这时候你跟孩子说,“那个玩具是最后一个,已经有人买了,如果你想继续生气也可以。但是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一起想几个办法解决问题。”这样的对话,会帮助孩子把关注点引入到上层大脑,当孩子开始问“我们还能怎么做呢”,他就开始启动上层大脑,也就可以一起讨论问题了。
作者指出,父母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经常使用上层大脑,锻炼上层大脑的功能,帮助他们建立控制自己的能力。比如可以教给孩子一些控制过激反应的方法,深呼吸、数数、用语言表达愤怒而不是用拳头。我们还可以帮助孩子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想法和情绪,比如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为什么作出这样的决定?是什么使你有这样的感受?为了让他的上层大脑越来越发达,在需要决策的时候,让孩子自己思考,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总结一下,下层大脑负责基础功能,上层大脑负责高级思维功能。上层大脑要到成年早期时才会发育完善。作者建议我们一方面要理解孩子被下层大脑控制时的无理取闹,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帮助他们学会更多地使用上层大脑,锻炼上层大脑,来发展出人类更为复杂的心理能力。
第三部分
下面来看看整合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给孩子建立完整的心理拼图。在我们的想象中,人的记忆就像是无数个抽屉,每个抽屉上贴了标签,当你需要调用的时候,就顺着标签找到那个抽屉打开。实际上,记忆不是排列整齐的抽屉,它们是大脑中的链接。除了能被有意识调用的记忆,还有一种记忆是我们意识不到的。
举个例子,你每天开车上下班,对这条路熟悉的已经进入了半自动模式,不用去思考,到这一个路口该左转,下一个出口要提前并线,过去无数次的开车经验影响了你现在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根本意识不到记忆的存在,然而这确实是记忆在发挥作用,叫做内隐记忆。可是,如果要让你回忆第一次开车上下班的经历,可能你就要仔细想一想了。于是你想起来自己手心出汗、心跳加速的样子,你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正在回忆,这叫做外显记忆。
作者指出,外显记忆指的是意识层面回想起的过去的经验;而内隐记忆以过去的经验为基础,为我们建立起某种特定的心理模式。比如,一个孩子在体育课上多次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嘲笑,他就会创建出“我不喜欢运动,我没有运动天赋”的心理模式。更极端的例子就是创伤后应激障碍,一次可怕的经历被编码为内隐记忆进入大脑,之后一个类似的场景,就能在这个人意识不到的情况下触发这段可怕的记忆。比如小时候曾经被困在某个密闭房间的人,长大后可能会在坐电梯时突然崩溃。
看上去内隐记忆是以一种不被觉察的方式来操纵我们,那么我们怎么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更加有意识地控制和使用内隐记忆呢?作者认为,大脑中有一个部分叫做“海马”,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提取记忆的“搜索引擎”,除了提取,海马还负责拼图——把记忆碎片组合成完整图像,这叫做内隐记忆的外显化。当内隐记忆的碎片没有被海马整合时,它会以一种根本意识不到的方式影响我们的认知,就比如那个认为自己不喜欢运动的孩子,他会回避运动。只有当内隐记忆被海马整合,形成外显图像时,我们才能反思它们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当那个回避运动的孩子认识到,是老师的嘲笑给自己造成心理障碍,这已经成为过去,不会再出现类似的事件,他就有可能打破自己“不喜欢运动”的固有认知模式,去尝试参加运动。
了解内隐记忆,对我们养育孩子的启示就是:当孩子的反应看上去反常而不合理时,我们需要考虑一下,是不是某一段内隐记忆为孩子建立了某种心理模式。作者认为,对于消极的内隐记忆,我们需要把它显性化,帮助孩子去探索,让他意识到这个内隐记忆,去理解自己的经历以及主动处理。
这可能和我们平常的直觉有所不同。通常来说,如果孩子遭遇到不愉快的事件,父母会尽量避免提起,怕再刺激到他,努力帮助孩子把这件事忘记。但是,现在我们了解到,痛苦的经历不会真的被忘记,它们会变成内隐记忆,对孩子产生难以觉察的影响。我们需要帮助孩子重新回顾这段经历,让他意识到。对于极端的内隐记忆——精神创伤,心理治疗师的方案就是鼓励病人尽可能生动地说出创伤事件,去还原每一个可怕的细节。比如,作者在书中为我们举了一个例子:曾经有一个5岁的小男孩,不幸目睹了妈妈被歹徒殴打致死,治疗师让他通过画画和游戏的方式去表达内心的感受,直到他能去讲述谋杀的情景。经过长期的治疗,创伤事件对小男孩的控制逐渐消退。
作者说,最好的回顾经历的方式可能就是讲故事。如果那段痛苦经历还是对孩子有强烈影响,他可能还没有准备好去回忆,这时候你可以给他一个虚拟的思维遥控器,这样就可以对一些情节快进,让他增加掌控感。
比如一个10岁的男孩没有经过父母允许带刀子给朋友玩,结果他的朋友被刀子意外地伤到腿,流了很多血,还被缝了好几针。这件事过去很久之后,这个孩子莫名其妙地拒绝参加木工比赛,而他以前很喜欢做木工活儿,这就是朋友受伤的内隐记忆让他对刀子产生了恐惧和排斥。他的爸爸和他一起用思维遥控器回顾了这段经历。当说到朋友拿起刀时,他要求暂停。于是爸爸提议快进到朋友被送进医院,接着讲述后面的部分。结束时,爸爸说,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件事最后没有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我们再一起回顾一下被快进的部分吧。通过多次这样的重温,孩子可以去面对这段令他不安的往事。
总结一下,内隐记忆会不知不觉地发挥作用,影响人的行为和决定。我们需要把内隐记忆外显化,和外显记忆一起整合成完整的拼图,让孩子充分理解自己的经历,意识到内隐记忆对他的影响,这样才能更好地处理掉这部分经历。讲述故事是把内隐记忆外显化的好方法,如果孩子还不能够舒服地回顾所有过程,我们可以给予孩子一个虚拟的思维遥控器,帮助他获得更多的掌控感。
第四部分
最后来看看整合自我和他人,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从前面三个部分内容里,我们已经了解到大脑的不同部分需要协同工作,现在要说到每一个独立的大脑也要与他人的大脑发生联结,构建“社会化大脑”。整合自我和他人的意思就是,我们需要帮助孩子理解自己与他人之间的联系。
不少人可能有过这样的体验,看见别人喝水,会感到自己也口渴,当别人打呵欠时,自己也情不自禁打起呵欠,这就是镜像神经元在发挥作用。镜像神经元不仅让我们模仿他人的行为,还能够与他们的感受产生共鸣。镜像神经元也叫做“海绵神经元”,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能对他人做出“镜面反射”,还可以像海绵一样,以一种更深入的参与程度“浸入”他人的内在状态。所以,我们的大脑是被经验重塑的,每一次和他人的互动,都会影响和改变我们自己的大脑,同时也会影响他人的大脑。
作者强调说,孩子不会生下来就具有和他人合作的能力,这就是为什么低龄的孩子经常显得非常自我,把“我的”、“我要”挂在嘴上。父母需要示范并教给孩子如何构建人际关系,其中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就是帮助孩子发展同理心。有些研究沟通的专家甚至认为,同理心是建立高超沟通能力中最重要的因素。
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可能会影响到一个孩子的同理心。婴儿从8个月左右开始意识到,自己与他人是分离的,童年期亲子之间是否协调一致,会影响到孩子成年后的亲密关系。如果亲子之间协调,那么孩子就会具有饱满的情绪。而如果孩子的情感受到父母不协调的回应,他们就会回避表达情绪,也不再会感受他人的情绪,变得冷漠。
构建同理心就是要用他人的视角看问题。比如弟弟把哥哥搭好的模型摔坏了,哥哥伤心地哭了。我们可以问问弟弟,知不知道哥哥是什么样的感受?为什么哥哥会有这样的反应?再让弟弟想想,如果他喜欢的一个玩具被别的小朋友弄坏了,他会怎么样?这些问题会帮助弟弟去理解别人的感受。考虑他人的想法需要用到右脑和上层大脑,这都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社会神经通路的一部分。
作者认为,除了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还可以帮助孩子理解非语言的信息,更深入地去理解他人。比如哥哥的模型被损坏后,虽然没有对弟弟说什么,但是他把自己的房门关上,晚饭吃得很少都说明,他仍然处于伤心的情绪中。可以引导弟弟对哥哥的这些非言语信息进行观察,帮他增强理解他人的能力。
在人际冲突之后,我们也需要帮助孩子学会如何修复关系。道歉是最基本的方式,但是很多时候“对不起”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还需要行动来弥补自己造成的伤害。比如,弟弟可以尝试帮助哥哥修复模型,也可以为哥哥画一幅画,或者把自己心爱的一个玩具送给哥哥。修复关系是建立在真正理解他人感受的基础上的。
简单总结一下,作者认为:人类的大脑是社会性的,能和他人产生联结,人际互动会对双方的大脑都产生影响。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一个基础是同理心,也就是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增强理解他人的能力。
总结
一下
作者在这本书中提出,我们的大脑是有功能区域划分的,要想拥有一个和谐而有意义的人生,需要大脑各个部分协同工作。整合大脑、培养高情商的孩子,可以从这么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个是整合左脑和右脑,帮助孩子改善情绪。左脑是逻辑思维,右脑是形象思维,整合左右脑的方法是“聆听与关注”。先让孩子感觉到自己被理解,再去尝试理智地解决问题。
第二个是整合下层大脑和上层大脑,教会孩子自我控制。下层大脑负责基础功能,上层大脑负责高级思维功能。整合上下脑的方法是帮助孩子学会更多地使用和锻炼上层大脑。
第三个是整合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给孩子建立完整的心理拼图。内隐记忆会不知不觉地影响人的行为和决定。整合的方法是让孩子讲述故事,帮助内隐记忆外显化。
第四个是整合自我和他人,构建良好人际关系。整合的方法是培养和建立同理心,也就是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增强理解他人的能力。
养育孩子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不仅持续时间很长,还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挑战。在每天照顾孩子、和孩子沟通以及处理突发问题的过程中,父母会经常感到疲于奔命。另一方面,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成长为人际关系良好、专注、负责、努力的优秀人才。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疲于奔命的日常生活,使得我们没有额外的时间去培养这些期望中的优秀品质。
《全脑教养法》告诉我们,危机也是契机,“生存式教育”可以转变为“发展式教育”,那些令人崩溃的“生存时刻”都可以变为促进孩子发展的“成长时刻”。完成这一转变的基础就在于我们了解大脑的功能,以及懂得如何让大脑的各个不同功能部分协同工作。对于孩子来说,发育中的大脑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是什么塑造了大脑?是体验在不断激活神经元,给大脑“重新布线”。身为父母,我们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体验,就是在塑造什么样的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