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晋国一个叫南阳的地方缺个县令,晋平公就去问当时大夫祁(qí)黄羊,对他说:“南阳县缺个县令,你看,应该派谁去当这个官比较合适呢?”
祁黄羊毫不迟疑地回答说:“叫解狐(xiè hú )去,他为人公正,做那里的县令最合适了,他一定能够胜任的!”
平公惊奇地问他:“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还要推荐他呢!”
祁黄羊笑着说:“您只问我什么人能够胜任,谁最合适当南阳的县令,您并没有问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我和他只是私人的恩怨,并不能说他没有才华嘛。”
晋平公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也觉得解狐这个人确实不错,就派解狐到南阳县去上任了。
解狐到任后,果然把南阳县治理的井井有条,还为那里的人办了不少好事,大家都称颂他。
过了一段时间,晋平公又问祁黄羊说:“现在朝廷里缺少一个法官,你看,谁能胜任这个职位呢?”
祁黄羊毫不犹豫地说:“祁午能够担任这个职位的。”晋平公又奇怪起来了,问道:“祁午是你的儿子,你怎么推荐你的儿子?不怕别人讲闲话吗?”祁黄羊说:“可是您只问我谁可以胜任法官这个职位,所以我推荐了他;您并没问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呀!”
晋平公很满意祁黄羊的回答,于是就派了祁午去做法官。祁午当上了法官,果然能公正执法,替人们办了许多好事,很受人们的欢迎与爱戴。
孔子听说这两个故事后,十分称赞祁黄羊。孔子说:“祁黄羊说得太好了!他推荐人才,完全是拿才能做标准,不因为他是自己的仇人,有偏见,便不推荐他;也不因为他是自己的儿子,怕人议论,便不推荐。像黄祁羊这样的人,才够得上说大公无私啦!”
后来,人们通过这个故事演化出“大公无私”这个成语。
小朋友们,故事讲完了。成语“大公无私”出自汉朝马融《忠经·天地神明》:“忠者中也,至公无私。”“大公无私” 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
故事讲了晋平公时期,有个祁黄羊不仅不记仇推荐自己的仇家解狐当官,而且还不避嫌,推荐自己的儿子做官。孔子就称赞他“大公无私”。
中国有句古话,“举贤不避仇,举贤不避亲”,意思是说在为国家推举贤才的时候,不考虑这个人跟自己的亲疏关系,只要对国家有利就可以。祁黄羊举荐他的仇人,不是为了向人讨好;安排推荐自己的儿子,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真可算品德高尚的人了。
故事告诉我们:做人应该大公无私,这样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