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绝对是学生厌的几门学科之一了。原因就在于他知识量大,知识之间的联系又不是很明显,知识之间还容易混淆。论述题,又是小论文。大题就跟语文的阅读材料一样,老师心情好了,你看得懂,老师心情不好,什么都难说了。
其实历史也是最好学的几门科目。我今天就拿我的课本八上历史来做教程。
怎样学好历史?首先第一个要做到就是日日清。如果实在没办法,隔一天也是可以的。这样能够保证知识掌握度熟。像历史这门文科类的就很容易出几个容易混淆的东西,你掌握不够的话,你就是学不好。
怎样去检验你的掌握程度?也很简单,一份练习,老师要做13分钟,差的学生,中等的学生,可能要花上20分钟,而你,要在15分钟之内解决。速度快的可能一秒钟就能解决掉一个选择题。正确率也会保证在80%以上。不信的话可以自己去试一试哦。这样考试的时候才有足够的时间检查(顺带提一下,如果有答题卡的话,你尽量的还是原卷和答题卡,要再对一遍,一开始检查要校对)(是血的教训)
其次,知识点掌握的熟,但知识点如果不贯通,不连贯的话,你还是考不了高分,这个时候的你也能70几80几了。要想到90级的话,你必须把这本书给逛一遍。就拿八上的历史书来举例。他的第一课叫什么?鸦片战争对吧?可是鸦片战争是怎么爆发的?是不是因为英国需要扩张殖民地而中国这个时候正处于弱的状态,中国为什么会落伍呢?是不是因为闭关锁国?那这个时候七下的知识点就跟八上的知识点联合在一起了。历史是活的,有因果关系的。不能上完一课就把上面那一课给忘了。再举个栗子,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是不是因为第一次鸦片战争列强蛋糕没吃够,而太平天国运动正好是因为前面两次鸦片战争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然后向农民征收税,所以农民就起来反抗了。
形成了这个观点之后,大约历史会在85到90,当然,如果你不背书的话,仍然会在80分段。想要上90,那还要再形成另外一个更加强大的观念了,把这一本书灌下来,是因为时间顺序,打乱,一个一个装起来。中国近代史遭遇了四次侵略,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形成了一个专题,你还会把它们的影响给弄混吗?
再往下就是知识点,继续框架结构,虽然仍然是在95以下,但是这个90分段明显比上一个90分段更有底气了,因为他们不但形成了死的知识框架,还形成了活的框架结构。什么意思?把知识点框起来的话,你是一个一个往知识点跑,但是如果让知识点活起来的话,是知识点一个一个向你跑。是不是感到轻松了很多?怎么去做?只看目录,把知识点一个一个在目录旁边标出来,不能看书本,不能看笔记本,不能看教辅。写完以后再去翻书看看自己有没有漏点。这个事情在考前做特别合适,相当于把整本书都过了一遍。在平时做也可以起到提高自己水平的效果。
95就这么难吗?是啊!上九五就意味着你要跟课外的知识开战。就意味着你要掌握历史的思维。就意味着你选择题全对,大题扣不能超过三分,论述题不能扣超过两分。一个班级,如果能出一个九五的话,就已经很厉害了。那么想上九五,到底要怎么做?在考试的时候要认真细致,审清题意,如果你上面都做到的话,那么你是基本上选择题,不会有一个不会做的。就看你有没有认真了?大题有材料的,一定要看材料,不能单凭着自己的知识去做,会死的很惨!要从材料中归纳出老师想要你几点,也要注意材料的出处,有的时候想不到看一眼就明白了。这个跟语文有点关系。论述题实在背不了观点,就可以套用万能公式某某某某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某某某某促进了历史的进程。当然,除了负能量,比如说列强侵略。。。
相信各位一定会把历史学好的,历史真的学好的话,你会在考前跟别人大声聊天,还会很无情的说,太简单了。跟出卷老师叫嚣。跟老师争论答案,甚至会出题给同学做。(出题者的快乐,看着他们无助的小眼神,果然,快乐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手把手教历史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从五一放假回来就一直在搞上线的项目,也没怎么写文章,上周五算是基本结束了。现在有时间研究其他技术,我在逛网页时,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