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为了保护一个人的自体。保护的方式是把痛苦体验压抑到潜意识中,而意识层面留下的,是一个人基本有掌控感的记忆。
心理学都提到可以通过觉知童年时的痛苦疗愈我们自己,可是在我的印象中,似乎是无法想起童年的痛苦,随着心理学的不断学习,我有时候似乎能回忆起一些。
有人说我们这一生就是在不断的认识自己,一旦有了觉知,那就是相当于自我这个容器有了变化,比如我和弟弟相差不到一岁,可是弟弟小时候经常爱哭,而且特别难哄,爸爸会抱着他,拿着晾衣杆去捅那个墙上的壁虎,对于当时这一个画面,我的脑海里印象非常深刻,可是我已经想不起来当时的我是怎样的一个小孩,我可能只是抬头仰望他们…
也许因为这个原因,我常常是被忽略的那个,作为姐姐,你必须忍耐一切,必须要接受疼爱父母花更多时间在弟弟上,必须让父母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他的身上。
1.自我也是一个容器。当事情基本在控制中,自体的各个部分就能被自我所容纳;当事情有太多不能控制时,自我就有瓦解的危险,也会带来自体瓦解的可能。
2.可以通过觉知童年时那些痛苦的体验而疗愈我们自己。童年体验并非是过去,实际上也没有过去,那些体验仍然藏在潜意识中,影响着我们。
3.要好好去拥抱自己的攻击性,就要去觉知恐惧与内疚。
4.随着觉知到自己的性、攻击性与全能自恋,这部分的能量就会被容纳在自我中,自我的容器就会扩大,自我和自体都会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