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页十七
来自第二十二章《什么时候可以相信专家的直觉》
P216
如果主观自信不可信的话,我们该怎样评估直觉判断的有效性呢?判断在什么时候才能反映出真实的技能水平呢?什么时候会显现出有效性错觉呢?回答这些问题,需考虑到技能习得的两个基本条件:
√一个可预测的、有足够规律可循的环境。
√一次通过长期训练学习这些规律的机会。
当满足以上两个条件时,就可以培养出直觉来了。
直觉的对错评估
在我们的实验快结束时,我和加里•克莱恩就上面提及的那个问题给出了一个一般性答案:什么时候可以相信有经验的专业人士的直觉?我们的结论是,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还是可以将可能是有效的直觉与可能是无效的直觉区分开来的。这就好比判断一件艺术作品的真假一样,关注这件作品的出处通常比关注作品本身的判断准确率更高。如果环境有足够的规律性,并且在判断时有机会掌握这些规律,联想机制就会识别这些情境并做出快速且准确的预测与决策。这些条件若得到满足,你就可以相信某个人的直觉。
不幸的是,联想机制同样会产生主观的强迫性直觉,这种直觉是错误的。如果我们观察有天赋的年轻人在象棋方面取得的进步,就会非常清楚完美的技能不是短期能练就的。在接近完美的过程中,他会犯错误,而且对这些错误还信心十足。当评估专家的直觉时,你应该时刻考虑到该专家是否有足够的机会挖掘线索,即使是在有规律的环境下。
在一个不够规律或效度较低的环境中,判断启发式就会被激活。系统1通常会用另一个问题快速替换掉难题,创造出并不存在的关联。此时回答的问题并不是预期的那一个,但这个答案会很快出现在人们的脑海中,会通过系统2宽松的审查。你可能想预测某个公司的商业前景,并相信这就是你正在判断的事,但实际上,你对这家公司高管能力的印象主宰了你的评估。因为替代是自动发生的,你通常并不清楚自己(你的系统2)赞同并采纳的判断源自何处。如果这是唯一出现在大脑里的判断,你可能就无法将它与你根据专业直觉得来的有效判断进行主观上的区分。这就是主观自信不能作为直觉准确性指标的原因:即使判断的是错误的问题,在作出这一判断时仍可能有高度的自信。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我和加里•克莱因立即想到了通过评估环境规律和专家学习经历的方法来估测专家的直觉能力,而不是通过专家的自信程度来评判,还会问我们答案可能是什么。其实解决方案一开始就很明显。我们先前就知道火场指挥官和儿科护士的直觉是有效的,而米尔研究的那些专业人士以及股票投资者和经济学者的直觉则不准确。
「I,重述知识」
什么时候可以相信专家的直觉?
当这个专家直觉乃是源于有足够规律可循的特定环境,而且这位专家已经在该特定环境中长期体验并把握准这些规律,那么有环境带来的情境识别能够启动专家的联想机制,激发高效无误的系统1可信直觉。
「A1,激活经验」
你身边有一位你信任的专家,说说他的哪些方面让你相信他某一次做出的判断是正确的。
鲍部长的有效反馈
同学会接近尾声,作为组委会总结成败的环节,我向鲍部长征询这次活动举办的整体效果与细节瑕疵等有关意见,由于她在省团校相关岗位长期从事大型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工作,经验丰富,不仅有理论高度,更不缺实务体验,这正符合了有效专家直觉技能养成的两大条件,因此,她的反馈很有价值。
「A2,规划运用」
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成为某方面的专家,运用拆页知识点,你将如何设定你的计划?
努力塑造成专业调解员
其一、民间纠纷的多元化调解,在人际沟通技能这一基础理论层面,应该是有规律可循的。不管是调解前的准备,对于案情了解、方案拟定、氛围设置;还是调解中的窍门,聆听、说服、信赖;以及调解后的落地,包括有效协议、跟踪成效等,需要先掌握基本的一套框架思路,只有把这些前任总结提炼的脉络捋清,才能准确把握在哪一个节点,身为调解员应该关注哪些问题,做好哪些应对准备,选择哪一种方式介入矛盾解决。否则,没有环境的规律性总结,无法触碰到纠纷的实质与核心,自然再多组合拳都使不上劲。
我想结合这一周赴沪培训,搭建起有关沟通力的个人知识体系,作为调解专业职业方向的一大根基。
其二、关于人与人之间沟通渠道、企业与企业之间生意往来的原则等理论是有限的,各种类型的情境也是可预测的,但是,每一次纠纷发生的缘由、导致的后果、具体的过程千人千面,形形色色,根本不可能重复雷同,因此,只有长期浸泡在身边实实在在的各种纠纷里,持续地比对前述框架理论的恰当运用,找出规律性背后的个案差异,才能不断反复验证调解实务中的诸多直觉问题:什么样的当事人是何种心思?当各方的直接诉求正当且无法满足时,能从哪个方面寻求弥补方案进行突破?各打五十大板、一边倒的调解方案之外,作出第三选择意料之外的应对方案都能借助哪类情境的暗示、提醒与联想?专业法律知识的硬性规定与实务中能为当事人共同接纳的解决方案之间究竟隔着哪些鸿沟?……
我想以课堂讨论的香港案例为模板,摸索总结出内地类似的调解原理;同时,结合之前李法官、斯老师的两次讲座,以及区法院和协会汇编的调解工作简报,对纷繁复杂的成功调解案例做一个对号入座,分类归纳,初步验证有关沟通力的个人知识体系实际运用。
到现在,14天到了,而424页的《思考,快与慢》我们读到了220页,还有一半的内容,建议大家自己继续读完,相信其中有不少思维的内容能够帮助你理清工作或者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让你觉得不好的现象。
结束,也是开始,在这一期的结束时,我会增加一个内容,用已经读过的《第五项修炼》、《学会提问》和这一期的《思考,快与慢》,建立一个你的小小知识体系,任务将作为后记,在明天发布。
祝,拥有系统1和系统2的你,能拥有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