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
同学们,对于土地,你有怎样的看法呢?(我们吃的食物是从土地里长出来的)
农民种地是一件很平常的事,诗人苏金伞为什么要把这件事写成诗?他又是怎么把这件事写成诗的呢?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诗,写的就是一个叫三黑的农民种地的事情。请看,这就是三黑。作为一位农民,三黑是怎样看待自己每天耕种的土地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交流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理解词语
1. 分组出示词语,通过近义词、图片、解释等方式理解词语意思。同时,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
第一组:土疙瘩 蹚坏 痒抓抓 白霎霎
第二组:翻地 耙地 打场 送公粮
第三组:地主 翻身
(二)把握诗歌大意
1. 如果把这首诗分成两个部分,你会怎么分?为什么这样分?
2. 读一读第一部分,你从哪里能感受到农民的喜悦之情?
3. 细读第二部分,边读边勾画关键词句,思考:三黑在自己的地里做了哪几件事?分别用一句话概括。
4. 诗歌的题目是“三黑和土地”,为什么开篇先写农民对待土地的态度,然后再写三黑呢?
三、精读课文,深入研究
1.自由朗读诗歌,你从哪里能感受到三黑有了土地之后的喜悦和兴奋?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1. 阅读链接《在希望的田野上》
2. 谈谈你对脚下的土地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3. 回顾本单元前三篇课文的主题,总结本单元的主题。
五、巩固积累,作业设计
(一)摘抄你喜欢的诗句,试着仿写一句。
(二)推荐阅读:
1. 苏金伞《最好的早晨》。
2. 艾青《我爱这土地》。
3. 西雅图《这片土地是神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