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应该知道:现在你21或22岁,做了一些决定后,一下子,你就70岁了。——桑顿。
看这本书的时候正值填高考志愿的时候,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按照书中教的方法指导弟弟如何选学校和填自愿。人的一生要做出无数决定,但真正影响命运方向的只有那么几个,填高考志愿就是其中一个。想想自己当年因为赌气,因为怕麻烦,因为感性,因为没主见随便作出的一个决定,其产生的后果用朋友的话说就是“你当年的那个分数,现在居然混成这样!”也是不胜唏嘘,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如果我能早点读到这本由管理学和行为组织学大家——斯蒂芬·P·罗宾斯写的《理性掌控工作和生活——做出好决定》,知道如何作出一个好的决定而不是一个正确的决定,那我的人生可能就不一样了,因为我知道如何慎重对待我的人生,慎重作下每一个重大决定而不是全凭经验、心情、运气、完全把未来交给命运。往日之事不可追,明日之事尤可改,吸取经验,我更明白学会如何做出好决定是多么重要。
一个理性的决策步骤是怎样的呢?以填报高考志愿为例,小明要填报志愿了:
1)他给自己想要去的学校列了一系列标准,如:去沿海还是内陆,什么专业,学校的名气如何,学费标准等。
2)他用1-10分给列出的每个标准评分。
3)通过咨询老师、查询资料等确定符合条件的可能要就读的学校。
4)了解这些学校的相关信息。
5)通过各种渠道与在读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对学校的评价、学校的学习氛围和生活环境等相对真实的情况。
6)如果有条件去参观校园。
7)根据收集到的信息给各学校打分,计算总分后进行排列。
8)最后得出自己将要就读的学校。
以上的步骤就被称为理性决策过程。
“良好决策的基础就是理性。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决策需要逻辑、精细的分析、仔细搜索最充分的资料——而不是凭感觉或经验——只有这样,决策才能产生最好的结果。”“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决策就是你和梦想之间最短的距离。”
总结理性决策的六个标准步骤:
1)识别和确定问题
2)确认决策标准
3)评估标准
4)制订备选方案
5)评估每一个备选方案
6)选择得分最高的方案
很奇怪的是,很多人在诸如买手机、买电脑、吃喝玩乐这些其实不会对生活造成巨大影响的事情上会花心思,研究考虑后慎重作出决定。但在学业、工作、选择伴侣、结婚等重大决策方面却更愿意凭心情、冲动和经验作出决定。这也许是因为做到理性很难,情况复杂而又信息繁多或者信息缺乏,为了减少付出,避免两难的权衡,我们便会倾向于依赖经验、冲动和直觉甚至更方便的“抽签”来作出决定。
但是很难做到理性并不意味着我们注定每次都会作出错误的决定,很多人虽然并不了解关于决策的知识,但他们的日子过得也不错,为什么?这是因为很多情况下,多种选择都可以接近最优的结果,人们只需要令人满意的选项就已经足够了,可有一点要注意的是——令人满意的不一定就是最好的。
在更进一步了解作出好决策的方法前首先要了解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在书中有关于常见决策类型的一系列测试,例如关于你的决策风格是直觉性还是理性型,愿意冒风险还是不愿意冒风险,是完美主义者还是差不多先生等。知道自己的主要个性倾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想要了解的也可以在网上找相关的测试题测试,这里就不多赘述了。
其次要了解关于决策中大多数人都会有的倾向和错误,例如:过度自信、惰性、及时满足偏差、锚定效应、理解沉迷陈本、熟悉度偏见等,关于每个原则的分析在书中都简易生动,鞭辟入里。对我而言印象深刻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过度自信:大多数灾难性错误的根源
“造成麻烦的,并不是我们不知道的事,而是我们所知道的事并非我们所想的那样。 ——J·比灵斯”
在书中上一节的测试中我发现自己是一个过度自信的人,事实上70%的人都是过度自信患者,当我们面临一些事实性问题,对此作出的预判总是趋于乐观。
“人们对自己和自己的表现保持着不切实际的积极看法。他们高估自己的知识储备,低估风险,高估自己控制事态的能力。”
“研究表明当人们说他们有65%—70%的信心是正确的时候,他们实际上只有50%的正确率。而当他们说有100%的把握时,他们只有70%—85%的正确率。”
“智力水平越低和人际关系越差的人越有可能高估自己的表现和能力。显然,我们对一件事情的知识越是丰富,我们就越不容易表现得过度自信。”
那是什么导致了我们的过度自信?
1)对自己的优越感
2)以为自己可以控制命运
3)无法预测的突发事件的发生
4)我们总是倾向于寻找可以巩固自己决定的信息,无视与之对立的信息
5)不善客观评估过去的决定。我们通过记住成功、忘记失败,有选择地评估自己过去的决定。
诚然信心是成功的关键,但毫无根据的信心只会造成灾难。为了避免这种弊病,有以下几种办法:
1)承认自己可能会自大,并寻找自大出现的征兆。
2)寻找对立的证据及预测可能会出错的原因。
3)寻找旁观者提供客观或相反的观点来了解自己决策中可能出现的盲点。
自己越是专业的事情越不敢自大,更何况不专业的事情,而恰恰很多人对于不专业的事情盲目乐观,更加自信,这实在是需要警惕的情况呀。
惰性:能拖到明天决不今天做
“即使是在正确的道路上,如果只是坐在那里,你也会被超越。——W·罗杰斯”
即时满足偏差:“活在当下”的骗局
选择尽情享受当下,然后在将来的某一天面对刷爆的信用卡,肥胖的身材,多病的身体,痛苦迷茫的中年生活,拮据的晚年,这就是“活在当下”的骗局。
我们趋向于享受即时的快乐,避免即时的代价,却把代价延迟到不可知的未来,“未来的好处离我们越远,我们就越不珍惜它。”
想要抵抗立即享乐的诱惑,可以做以下几件事:
1)设立一个长期的目标,并经常检查这个目标,转移被诱惑的注意力。
2)不仅注意到即使享乐的报酬,也要充分考虑未来会产生的代价。
3)看看那些以前不考虑未来而现在受苦的人,引以为戒。
理解沉没成本:承认错误,及时止损
要知道过去属于死神,未来才属于你,你今天做的决定只影响未来,而不是过去,所以做决定时,不要只注重过去的亏损和成本,虽然不保持一致性会显得浪费,但还是更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未来,你要区分,坚持走下去的这条路是正确的还是一条歧途,避免一错再错,及时止损。
避免在决策中常犯的错误,坚持按照理性的步骤进行决策才会有更大的概率做出一个好的决策,诚然
“完善决策技能并不能保证所有的决定都会产生你所希望的结果。良好的决策能力更关注你做决定时所使用的手段而不是决策最终的结果。你无法控制结果,你只能控制促成那些结果的过程。”
但是,很多名人的成功并不是只靠运气,吸烟者更容易死于肺癌不是偶然,经常存钱的人在老了之后比那些不存钱的人富有也不是偶然,好的决定不能百分百的保证你的生活会更好,但确实会大大提高你过上理想生活的概率。
你是谁,你将成为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决定,如果我们做决定时掉以轻心,那等于把自己的未来交给了命运。
你只能控制决策的过程,不能控制决策的结果,但你能学习如何提高决策技能,也就提高了你赢取生活中比赛和战斗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