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二九四:道在自心
乡人有父子讼狱,请诉于先生。侍者欲阻之,先生听之,言不终辞,其父子相抱恸哭而去。
柴鸣治入问曰:“先生何言,致伊感悔之速?”
先生曰:“我言舜是世间大不孝的子,瞽瞍是世间大慈的父。”
鸣治愕然请问。
先生曰:“舜常自以为大不孝,所以能孝;瞽瞍常自以为大慈,所以不能慈。瞽瞍只记得舜是我提孩长的,今何不曾豫悦我?不知自心已为后妻所移了,尚谓自家能慈,所以愈不能慈。舜只思父提孩我时如何爱我,今日不爱,只是我不能尽孝。日思所以不能尽孝处,所以愈能孝。及至瞽瞍底豫时,又不过复得此心原慈的本体。所以后世称舜是个古今大孝的子,瞽瞍亦做成个慈父。”
什么是“道”,说到底就是能够走得通的路。所谓行道,其实就是创造解决问题的时间与空间。如果没有时间与空间,问题是不可能凭空解决的。比如,媒婆为青年男女牵线搭桥,就是不断为两个人创造实际接触或心灵接触的机会,说白了就是努力创造时间和空间让两个人相处。其实,所有的问题,有机会得到合理解决,根本上都是因为时间、空间合适。
反向逆推,为什么会出现“道不行”——道行不通的情形,根本上是因为时机不对,是因为没有让道得以周行的时间和空间。两个人为什么会发生冲突?根本上在于彼此看不到在一起和谐相处的时间和空间。在相互冲突的双方看来,有一部分时间和空间,是相冲突的,是“有我没你”“有你没我”的,在争夺时间、空间资源的过程中,冲突自然发生。
闹到王阳明面前的乡下两父子也是如此,两人之所以会发生冲突,是因为双方各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各自认为对方侵占了自己的时间、空间资源,于是,冲突便自然发生。即便亲如父子,一旦遇到时间、空间资源上被挤占的情况,冲突也在所难免。因此,创造机会,或者说创造时间和空间,解决问题,解决矛盾冲突的关键。
乡下有父子二人闹到要打官司的程度,请先生裁决。侍坐的众人想要阻止他们,阳明先生却耐心听了他们的诉说,先生开导的话还没有讲完,父子二人便大为感化以至于抱头恸哭,而后相拥着离开。
柴鸣治进来问道:“先生说了什么,致使他们这么快便感化悔悟了?”
阳明先生说:“我说舜总觉得自己是世间最不孝的儿子,而瞽瞍则是世上最慈爱的父亲。”
柴鸣治很是惊讶,向先生请教其中的道理。
先生说:“舜常常觉得自己是世间最不孝的儿子,所以他才能不断尽孝;而瞽瞍常常认为自己很慈爱,所以他不会在慈爱上有所长进。瞽瞍只记得舜是自己从小养大的,为何现在却不让人省心高兴呢?他不曾觉知自己的心已经为后妻所改变,仍然觉得自己是慈爱的,因此就越发不能做到对舜慈爱。而舜则只想着父亲在自己小的时候怎样疼爱自己,现在不爱,应该是因为自己没有尽孝,所以每天都在想着自己哪些地方不能尽孝,于是他就越发能尽孝了。等到瞽瞍高兴的时候,只不过是恢复了心中作为父亲对待儿女慈爱的本体罢了。所以,后人把舜当成是古今孝子的典范,瞽瞍也因此成了慈父。”
父道在“慈”,子道在“孝”。当做父亲的在“慈”的方向上已经找不到空间时,还无法赢得儿子的“孝”,矛盾便产生了。同样的道理,当做儿子的在“孝”的方向上已经找不到空间时,还无法赢得父亲的“慈”,矛盾也会产生。如果双方在各自的方向上都觉得没有空间,矛盾会更加激烈。
王阳明的办法很简单,就是同矛盾双方讲瞽瞍与舜这对父子的故事。舜是天下公认的至孝之人,但他曾经在雷雨天气一个人跑到田野里痛哭流涕,哭诉自己的不孝,始终无法赢得父亲的“慈爱”。他同父异母的兄弟象伙同父亲瞽瞍趁着舜在挖井的时机,把井口填上,试图活埋了舜。甚至设计在舜上屋顶修房子时,点燃大火试图烧死舜。舜在承袭了尧帝的帝位后,依然毕恭毕敬地将瞽瞍作为父亲去赡养,甚至还遵照瞽瞍的愿望,给象分封优质的封地。
王阳明认为,舜帝成为舜帝,或者说舜帝成为天下至孝之人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他明白“孝”是对的,并且始终认为未能赢得父亲慈爱的自己是天下最不孝的儿子。正因为如此,他才会独自到田野里号哭。正是这种念念不忘,正是这一殷殷之心才最终唤醒了瞽瞍内心里原本就有的慈爱之心,最终让舜成为天下至孝之人,他的父亲瞽瞍自然也成为慈爱的父亲。
任何一个儿子,听了舜的故事,都能找到自己在“孝”的方向上的努力空间;同样的道理,任何一位父亲,听了舜的故事,都会以瞽瞍为鉴,找到自己在“慈”方向上的不足和空间。父子之间,彼此有了空间之后,问题的解决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在一段关系中,我们总希望对方能给自己以空间,殊不知,真正能给自己以空间的只有自己。
在一段冲突之中,我们总是希望对方能有所改变,殊不知,改变自己比改变他人要困难得多。只有自己发自内心改变了,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就像舜面对自己的父亲瞽瞍一样,他从没想过希望父亲有所改变,他只是努力改变自己,当自己成为至孝之人时,父亲的慈爱的良知灵明自然显现。
如果我们总是寄希望于借助他人的改变来达成“我之世界”的美好,又怎么能算是对“我之世界”负起完全之绝对责任呢?有怎么好意思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讲“天下之人心,皆吾之心也”这样的豪言壮语呢?
恰如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一样,心外也没有“道”,“道”在自心,“致良知”不过是行内心之道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