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武林》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李仲轩站桩不知道该在身体哪个部位吃劲。在尚云祥面前站了一会后,尚云祥说了一句非常奇怪的话:「你抱过女人没有?」这句令人大窘的话,却使李仲轩隐隐约约有所感悟,浑身一松,尚云祥说:对了。
后面还讲:这个「抱」字,不是两条胳膊使劲,而是抱进怀里,整个身体都要迎上去。这是对站桩「拿劲」的比喻,拿住了这个劲,一站就能滋养人。
这段话,是站桩境界的集中表达,充分体现了尚云祥前辈高超的指导提携能力,也把李仲轩老人的悟性表达得淋漓尽致,对我们站桩非常有启发。
男女授受不亲时代的拥抱
试想,您第一次与女朋友拥抱的状态。不过,这里要把镜头拉回到过去那个授受不亲的年代,不是犹如左手摸右手的当今时代,也不是西方礼仪化的拥抱。
那个年代,男女之间拉个手都脸红。首次拥抱女人,这种对于异性的新奇、珍视、渴望、害羞、欲迎还拒等种种心理撮合在一起,肯定是虚着劲、笼着劲、含着劲、拿着劲的拥抱,是一种含蓄的、轻柔的、无我的、融化身心的状态。有了这种感觉,就能把我们从身形的紧张束缚当中,一下子抽离出来。当精神高度专注与放松的时候,是感觉不到形体存在的,时间与空间的概念也就消失了,精气神是高度凝聚在一起的。
这种身心俱无、虚无入静的状态,当然能够滋养人。我们为什么站桩不受益?还不是想法太多、身形太紧呀。本来我们四大皆空,与外界是相通的,但由于想法太多,特别是执着的念头、顽固的想法太多,反而把气血给拘住了。当我们心无旁骛、身心放空的时候,内外四大的沟通是畅通无阻的,这就是人家道家讲的「先天真气从虚无中来」。
有若无,实若虚
每个人首次拥抱异性的体验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可能已经淡忘了,有的人可能已经麻木了,具体原因咱们不分析了,这里不会给您刨根问底的,请放心。女桩友可以想像一下您抚摸婴儿的感觉,或者初次接触您心爱的包包、珠宝时的感觉,肯定也是不用力的。
古人的好多说法是相通的,只是表达角度不同而已。咱们公众号的前文曾讲过,孙禄堂先生在21岁那年已经练得腹硬如石:每日积气于丹田,小腹坚硬如石,鼓动腹内之气,能扑人于寻丈外,行止坐卧,无时不然。但宋世荣前辈对此的评价是「腹之坚,非真道也」。下面的重点有六个字「有若无,实若虚」。
这个太重要了。所有的身形动作,一定要点到为止,见好就收,若有若无,若存若亡。像《内功真经》讲的那样:只可意会想悟,不可作形迹推求。《孙禄堂武学录》讲的许多动作,也都强调不要显形!意思就是说:所有的动作要笼着劲做,要若有若无、若无其事、轻描淡写、有一搭无一搭地做,只用意,不用劲,不显形,任何一个动作都不要坐实喽!这样若存若亡,勿忘勿助,才能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人就慢下来、松下来、柔下来了。
身心俱忘本无尘
郭云深先生论形意讲过:「将神气合一化成虚空者,自然身轻如羽」。这是一句非常经典的话。需要注意的是:当您将神气合一化为虚空、感觉身体特别轻甚至感觉不到身体的时候,请不要把注意力放到身体的觉受上,而是轻轻淡淡地注意空,充分享受这份清净与自在。
身体再怎么练,总究是要败坏的。难道我们站桩都只是为了维护这个终将败坏的身体吗?在尽量让它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借假修真,探求生命实相,走解脱自在之路,难道不是我们到此世间走一遭的根本目的吗?
身体健康受诸多因素的制约,站桩只是众多因素中的一个;对于相应的人来讲,可能是其中非常重要、起关键作用的一个。但再怎么练,也摆脱不了生老病死这个大势。如果始终在身体上下功夫,天天贪图这里通、那里舒服,您可要看清楚了:爱得有多深,伤害就会有多重!身心缠得越紧,觉受贪得越深,而且越是贪图好的觉受,老病降临之时,坏的觉受越是难脱开!
所以,当您体会到神气合一化成虚空、身轻如羽的时候,请不要再在身体的觉受上打转,请马上转移注意力,只是注意当下的这个空,不要用力,只是一个轻轻地、淡淡地注意。这个状态非常重要,不要动念头琢磨,只是体会、安住在这个状态,不要结论、不要结果、不要思维、不要分别……
注意空,当然什么也没有,勉强说为「净」;有了念头也会明明了了,像清澈见底的小河一样、游来游去的小鱼会一览无余,起个名为「清」。「清净」有了,后面就好说了:就修身来讲,人能常清净,天地悉皆归。我们常说,人人自身都有大药,「清净」是开启自身大药的药方。等您真正闭上眼注意空、觉察不到身体的时候,或者说当您的念头不再执着于身体的时候,「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对身体反而是一种上好的疗愈和滋养;就修心而言,狂心顿歇,歇即菩提,信心清净,则生实相,「清净」是通达彼岸的桥梁。身心同修,洒脱自在,这岂不是我们站桩的妙用?!
这样站下去,站一分钟,就有一分钟的身心收获;坚持做下去,身体将会得到最大限度的修复,身执将会逐步打破,体会到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见闻觉知、本自圆寂的无诤三昧也并非遥不可及;如果您真能体会到这个状态,那将是新生命的开始……
最后,归纳一下本文要义:
先用男女首次拥抱或抚摸婴儿的意境,将身形慢下来、松下来、柔下来;然后借「将神气合一化成虚空」这句话,进一步去掉身执;第三步,只要体会到神气合一化成虚空,马上转为轻轻淡淡地注意这个空,不要再管身体的感觉和反应,只是安住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