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返校考试迟到了,因为怕被批评,索性连校门也不进了。我来到校门口,本打算把她安抚进校园,她却更胆怯了,最终由家长带回了家。
我很生气,为孩子的胆怯和逃避,也为家长的包庇和纵容。
晚上监考,此事被搁在一边。中途收到这个孩子家长发来的信息,问我明天能否不批评孩子,否则她不敢进校门。
我的心里只剩下无奈了,面对孩子的逃避心理,这位家长一味退让,不讲原则,就是怕伤害了孩子脆弱的心。但是孩子究竟为何如此脆弱,家长是不是应该认真反思?
我没理会她,继续集中注意力备课。
明天上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文章意蕴丰富、说理性强,罗素胸怀宽广、博爱悲悯。除了备文章内容,还应该备备作者。搜集资料时,罗素有一句话让我深受触动,大致意思是“不要因为别人犯错而生气,而要为此感到同情。”
我想到了那个因害怕被批评而不敢进校园的孩子。我的心似乎受到了猛烈一击,我不正在为那个胆小孩子的怯懦而不满吗?可是此刻,我竟觉得这个孩子是多么需要被同情、被关注啊!14岁,本该无所畏惧、一往无前,却因为怕被批评而拒进校园,她的内心究竟弱小到怎样的程度呢!她在生活和学习中又是怎样的缺乏安全感啊!
这一刻,我的气似乎通了、顺了,原来,一个不能给她安全感的地方,她内心的恐惧无法得到疏解,她便只能选择逃离。
我拿起手机,马上给这位家长回复了信息:我不会批评她的,什么事也没有,明天送她来学校就好了。
我知道,在我看来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可孩子获得的却是一夜的踏实睡眠和内心满满的安全感,还有什么比给予孩子安全感更有意义呢!
这应该就是思想的力量吧,罗素用他思想、博爱的光辉照耀着无数人,也照耀、教育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