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新浪微博、知乎、喜马拉雅这几个地方来回转悠。发现关于情绪、自制力、挫折教育方面的课程、话题、讨论都很多。
话题多自然就意味着问题多。
和前几天讲的情绪管理一样,大家的关注点都放在问题出现后如何解决,而很少去考虑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
孩子为什么缺乏自制力?其实多半是因为父母不肯给孩子练习自我控制的机会。吃多少饭穿多少衣怎么玩买什么样的东西上什么样的培训班,所有的这些,孩子都无法去选择去决定。孩子无法找到自己存在的位置,无法成为他们自己,这自制力又从何而来呢?即使有最多的方法和技巧,恐怕到头来也是白忙活。
挫折教育同样如此。为什么孩子无法面对挫折?其根本原因在于孩子没有形成自我,缺乏对自我的认知,只能通过他人的评价和对自己的态度来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当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趋向负面的时候无法找到自己的价值感。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阻止父母让孩子形成自我呢?除了父母不懂得儿童成长发展规律以外,恐怕更多的是父母对孩子的希冀。
父母对于成绩名校这些方面希冀的后果我们大抵是清楚的。但父母希冀孩子快乐、幸福、成功也会有负作用吗?
今晚跑步的时候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跑完步回来打开微信看到一个育儿群的讲座预告,题目是:父母如何陪伴,孩子快乐成功。跑步时所想的问题一下子便有了答案。
我们的这些希望固然朴实天然美好,但如果我们带着这样的希冀,我们的育儿动作多半就会变形。
因为这世上并不是只有快乐幸福成功,就像阴和阳永远相随一样,在快乐幸福成功的身边,悲伤痛苦失败往往如影随形,我们也正是通过他们才能真切地体会到快乐幸福成功这些美妙的感受。
如果我们带着这些希冀,那么当我们认为我们的孩子可能会不快乐不幸福不成功的时候,我们便会轻易地越过界限,侵入到孩子的空间,代替他们去选择去决定,我们认为孩子吃得少会饿着要再强喂几口饭,我们觉得孩子会冻着要再多加几件衣服,我们会觉得孩子的朋友太调皮让他不和朋友玩,孩子长大以后我们会觉得他找的女朋友不适合他以后的生活会不幸福而断然否决。我们怀着崇高的爱意做着这一切。
而且快乐幸福成功这些更多的是一种主观感受,每个人的感受和标准都会有所不同。但我们在怀着这些希冀的时候通常会以我们自己的感受来代替孩子的感受,我们还会理所当然地觉得孩子的感受与我们的感受是一致的。
对于我们来说,最好的选择便是尊重孩子,帮助孩子成为他们自己,至于快乐幸福成功这些,让他们自己去争取去体验,我们负责我们自己的幸福快乐就好了。
大道至简,由简入繁易,由繁入简难,对于家庭教育来说尤其如此,因为太多的问题会迷惑我们的思想,我们只有从纷繁的具象中抽出身来,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本,使问题得到真正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