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报了一门课程,刚开始每天学习,学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效果不满意,就不了了之了。
买了一把吉他,刚开始每天弹奏,练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进步不明显,就销声匿迹了。
办了一张健身卡,刚开始每天撸铁,去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肌肉没增长,就中途撤退了。
于是,你开始寻求内心安慰,告诉自己本就是个平凡人,何苦要争强好胜那?
其实,不是坚持太难,是你太容易放弃。当你发现没有得到想象中的收获,就觉得这份坚持没有意义。
所以,你就干脆放弃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其实,就算糟糕的坚持,也好过直接放弃。
一、能成大事的人,都懂得延迟满足
我想,好多人是这样度过下班后时光的:
一进家门,便一头瘫在沙发上,然后开始不停刷着抖音,时不时发出大声爆笑,一晚上很快就过去了。
有时候想,为什么抖音会对人产生如此大的吸引力?
关键在于它给人带来了即时满足,让人在源源不断的快乐中悄悄上瘾,最后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现实是,越是能成大事的人,越懂得延迟满足的道理。
因为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成功更非一蹴而就。
每一个成功者,都走过一段艰难且漫长的路,他们在这条路上披荆斩棘,默默耕耘,隐忍不发,经历十年甚至几十年的沉淀,最终才能脱颖而出。
相反,那些贪图眼前享受,期待短期获得成功的人,最后往往被现实狠狠打脸,在内心空虚中走向了平庸。
所以,欲成大事,先要沉得住气。
二、延迟满足,往往会让人获得更多
好多人都听说过著名的“棉花糖实验”:
实验给一些4岁左右的儿童每人一颗棉花糖,告诉他们:如果等20分钟吃,就可以吃到两颗。
有的孩子一分钟都等不及,有些孩子等了一会儿,还是没能抵制住诱惑,只有少数孩子经受往了考验,得到了双倍回报。
几十年后,研究人员再去考察这些孩子,发现那些“延时满足”能力强的孩子,要比习惯于“即时满足”的孩子更容易获得成功。
你也许会说,这只是一个实验,不具有代表性。
但是,你仔细观察生活后,就会发现延迟满足往往会让人获得更多。
张一鸣说,延迟满足感的本质是克服人性弱点,这是一项长期修炼。如果一件事情你觉得很好,你不妨再往后 delay 一下,这会让你提高标准。你的延迟满足感程度更高,你就会耐心更好,标准更高,目标更大,做事更从容专注,不计较眼前的利益,不在意一城一池的得失,对一时的成功看得淡,对短暂的失败不恐惧。
高中时,我们班有个女生,家庭条件一般,极度刻苦用功。
三年时间,别人看小说,她在记单词;别人谈恋爱,她在记公式;别人去放松,她在翻笔记。
最后,懂得延迟满足的她,成功考入一所心仪的大学。
三、就算糟糕的坚持,也好过放弃
樊登说过,糟糕的坚持也好过放弃。
你是户外跑步者,假若外面下雨,就算不能跑步,跑几阶楼梯,都好过什么也不做。
你是阅读爱好者,假如身体难受,就算不想阅读,翻几页闲书,也好过什么都不做。
有时候,你需要对自己宽容一点,作出适当的让步,这样你才会坚持的更久。
否则,一旦完不成目标,就干脆什么都不做,这样更容易放弃。因为当你连续两次放弃之后,就是一个坏习惯的开始,因此我们宁肯糟糕的坚持也不要轻易的放弃。
当我们决定要做一件事时,中间总有状态不佳的时候,不如尝试着放轻松一点,适当地降低要求,也许你过了这两天的烦躁,又会回复活力满满的状态。如果直接放弃,你之前的坚持便毫无意义。
所以,就算糟糕的坚持,也好过放弃。